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是中國的濱?;鹕降刭|地貌風景旅游區,位于臺灣海峽西岸、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前亭鎮海濱一帶,海陸域規劃面積約100平方公里。2001年3月6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批準為國家地質公園之一?;鹕綅u自然生態風景區襯托在藍天、碧海、沙灘、綠林之中,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海上娛樂、科普教育等為一體,是一處回歸自然、體驗生活的綜合旅游度假區。同時景區也是中國現有國家地質公園中規模較大,保存較完好,景觀有特色的火山地質公園?;鹕綅u自然生態風景區包括香山、林進嶼、南碇島三大景區和崎沙灣、江口灣、后蔡灣等三個海水浴場,即“一山兩島三海灣”。其中擁有140萬根柱狀節理玄武巖的南碇島火山奇觀名列火山島世界之最。
南碇島
南碇島位于林進嶼的東南面,與香山景區隔海相望,島上著名的是遍布著由黑色玄武巖組成的140多萬根石柱,遠看像一根根頭發,故有學著稱為“發狀石林”。其形成機理是溢出地表或充填于火山頸中的玄武巖漿在緩慢冷卻、結晶過程中,因受張力作用,使玄武巖體收縮、凝固和張裂,產生近五邊形或六邊形的龜裂,形成柱狀節理。玄武巖石柱是火山地貌景觀中具觀賞性的景觀,這些玄武巖石柱的橫切面多為五邊形或六邊形,直徑多在15厘米~30厘米之間,高度在20米~30米之間。這140多萬根規則石柱聳立于碧波萬頃之中,有的直扦海中,非常震撼和壯觀,國內學術界稱之為“海上兵馬俑”。
牛頭山古火山口
牛頭山古火山口位于龍海市隆教畬族鄉白塘村之牛頭山東側潮間帶之間的海灘上,漲潮淹沒,退潮露出,它是該地區所發現保存較完整也較為奇特的典型的火山口。平面上呈東北向橢圓形,長約200m,寬近70m,形如向東北開口的椅狀;剖面上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狀。其獨特的構造在國內外罕見,是世界上保存較好的海底古火山口之一。另外在牛頭山古火山口周圍還有“西瓜皮”聚斂柱狀節理構造、氣柱孔、氣孔帶、“魚鱗石”等地質構造,牛頭山古火山口,以噴發機理完整,層次清楚,保存完整。
蓮花寶座
香山保存得較完整的“蓮花寶座”噴氣口,“噴氣口”跟火山口不一樣,它噴出的不是灼熱的巖漿而是水蒸氣為代表的各種氣體,大量氣體會通過尚未凝固的巖漿噴溢而出,在噴氣口的四周巖漿由外而內不斷冷卻凝固,慢慢形成放射性和環狀紋理,又經過數以百萬年的沖刷、侵蝕,噴氣口四周的結構被侵蝕剝離了。
海峽龍脈
海峽龍脈位于香山熔巖石灘的東端,是在火山爆發后期,黑色玄武巖貫出成脈。千萬年前火山爆發后期,從地下深處約50公里處再次裂開,后期玄武巖漿沿著這條裂縫往上填充,由于這些玄武巖漿含鐵、鎂比較高,抗風化能力比較強,經過長期的風化與剝蝕,旁邊的巖石都被風化,侵蝕掉了,這堵墻卻頑強地堅毅地留了下來。
皇后乳
海灣對面的是兩座連綿的山峰,地名叫煙樓山和煙墩山,屬典型的盾狀火山錐地貌景觀。但是,700多年來,當地人不叫它山,叫它乳,皇后乳。
玄武閣
仿古建筑玄武閣,又稱水榭長廊。玄武閣紅柱黑瓦,閣內以氣孔、杏仁狀玄武巖鋪地,雕欄玉砌,水榭長廊仿頤和園長廊,上梁繪制了許多古人圖像。
鎮海衛
古城位于隆教鄉之東,建于明朝洪武20年,城郭完整,開東、南、西、北門,是保存較完整的一座故城堡。登城遠望,城南東海與南海交接。鎮海之東南隆教灣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屯兵據點之一,其灣名又叫“定臺灣”。
趙家堡
座落于漳浦縣湖西鄉內的趙家堡,也稱趙家城,是宋代末代皇族閩沖郡王趙若和(宋太祖趙匡胤之弟趙匡美第十世孫)曾逃難隱居于此。修建于1279年,先后經過兩次重新擴建。城內建筑主要是以仿宋建筑為主,城內分內外城,內城建一座三層四合式完璧樓,取意“完璧歸趙”,樓內還有宋朝18位皇帝肖像。城堡內還有汴派橋、宋代書法家米芾手跡、墨池石刻等一大批珍貴文物,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線高速:
東線高速——龍橋立交——繞城高速——石山立交——綠色長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引導牌)——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機場:
機場——繞城高速——石山立交——綠色長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引導牌)——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海府地區:?
1、南海大道(往西)——綠色長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引導牌)——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2、濱海大道(往西)——疏港大道——繞城高速——石山立交——綠色長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引導牌)——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西海岸:
濱海大道(往西)——疏港大道(火車南站)——繞城高速——石山立交——綠色長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引導牌)——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西線高速:
西線高速——白蓮立交——繞城高速(往東)——石山立交——綠色長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引導牌)——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海榆中線:
海榆中線9.2公里處西邊路口有一大門,上書“火山地質公園”,駛進大門西行4.5公里即可抵達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前亭鎮至佛曇鎮濱海地帶,處于北緯23°43‘-24°20’,東經117°24‘-118°01’之間;總面積約為318.64平方公里,其中海陸規劃面積約為100平方公里。東臨臺灣海峽,北接漳州、廈門,南望東山、汕頭、廣州。地處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主要為火山巖石和火山構造,海蝕地貌,沿海玄武巖低丘和海濱沙灘,林進嶼和南碇島為火山島,海拔高度在 40~80米之間。農田大部分為鹽漬土、沙質土改造而來。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七月份最熱平均28~29℃,一月份氣溫最低平均12~13℃。全年無霜期達330~350天以上。年降雨量1000~1300mm,雨季多集中在3~6月。全年日照2000小時以上;春夏多東南風,秋冬多東北風;除臺風外,風力在3~5級之間。
2015年2月15日至2月25日,火山島與同程旅游共同打造的首屆首屆“青熙風鈴節”,屆時,火山島景區會裝飾2500個風鈴,清新、復古、創意等風格造型不一的小風鈴。清脆的音色、不一的旋律,讓你置身風鈴海中,流連忘返。
2014年11月27日—2015年3月6日在景區舉辦“相聚火山島,跨年游園燈會”,景區特地從中國花燈之鄉——四川引進先進的花燈,裝扮美麗的漳浦火山島。旨在將傳統花燈文化與中國知名的火山地質公園里美景完美融合,以燈為媒,以海傳情,打造漳浦較大型的燈會,營造濃郁賞花燈,感恩的氛圍當中,豐富傳統節慶內容的同時,著力打造漳浦的自主燈會文化品牌,進一步提升火山島旅游休閑度假區作為“福建省旅游品牌”、“全國具影響力的風景旅游區”、“國家AAAA級景區”、“福建年度生態旅游島”的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及周邊自然環境優越,區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發育良好,森林覆蓋率達84%以上。在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大海蝕崖上,長著的一根根長莖植物。這是龍舌蘭開出的花莖,長可以達十幾米。龍舌蘭屬龍舌蘭科,原產美洲,因其葉片極似龍的舌頭而得名,其花莖生命力極強。
園區內還有茂密的風沙防護林帶,寬達300米。另外園區范圍內鳥類資源豐富,主要有海鷗、白鷺等,后者是國家公布的保護動物。
另外地質公園處在濱海位置地,海岸線蜿蜒曲折,同時海岸線多為優質沙灘,有隆教灣、將軍澳、后蔡灣、湖前、白塘、將軍灣、江口灣、前湖等10個沙灘,其中隆教灣、后蔡灣、江口灣的沙灘經專家鑒定為甲級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