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庫勒湖,海拔3600米,深30多米,湖面約10平方公里,是由一前一后兩泓相連的湖泊組成,故當地又稱“姊妹湖”。湖東面矗立著“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西面雄踞逶迤不絕的薩爾闊勒山脈;湖的南面是一片草原,一到夏季來臨,這里水清草豐,湖光山色,碧綠的草地,一頂頂白氈房星羅棋布,與澄澈的湖水中皎潔的冰山倒影相輝映,正如古詩中的“風吹草低見牛羊”。草原上牧歌陣陣,湖面上野鴨款款,此情此景,如夢如幻,難怪連公元前10世紀的周穆王至此也大發興嘆,感慨不已。喀拉庫勒湖水草豐茂,水面有成千上萬只水鳥、野鴨款款游弋,間或還可見對對天鵝在戲水,水下有成群的魚兒悠然自得地游來游去,湖面波光瀲滟,流光溢彩。而喀拉庫勒湖除湖畔的牧草外,湖中卻看不到任何生物,特別是其湖水一天之中會不停地變幻著各種顏色,令人迷茫。平時,湖水潔凈碧清,潔如明鏡。但當烏云滿天,電閃雷鳴之時,湖水會神奇般地變成黑色,象灌進了鉛一樣,黑亮黑亮的,成為名副其實的黑水湖。
喀拉庫勒湖與布倫庫勒湖同處阿克陶縣帕米爾高原上布倫口鄉,兩者相距直線僅十來公里,然而兩湖的景色卻大相徑庭,與水草豐茂、水鳥眾多的布倫庫勒湖相比,喀拉庫勒湖湖面看不到任何水禽和水鳥,除了湖畔的牧草外,湖中絕無任何生命;每當清晨日出后,波光瀲滟的湖水隨著時光不斷地變幻著,隨著太陽的變化,湖水時而湛藍,時而淡黃,時而橘紅,因此又被稱為“變色湖”;湖西面的公格爾山、公格兒九別峰與東面的慕士塔格山同居西昆侖山脈,并稱為東帕米爾高原的三座著名高峰;湖的南面是一片草原,一到夏季來臨,這里水清草豐,湖光山色,碧綠的草地一頂頂白氈房星羅棋布與澄澈的湖水中皎潔的冰山倒影相輝映,景色如夢如幻。
卡拉庫勒湖位于314國道旁邊,無論是從喀什出發上帕米爾高原,還是從塔什庫爾干下高原,都是在中午經過這里。湖邊有幾間平房,幾頂帳篷,這里是高原旅游接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