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是世界上發育較好最典型的高峰叢深洼地地區,是西南巖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形成的山海奇觀、斗淋等景觀,規模宏大,極具觀賞價值,是國內外罕見的喀斯特地貌。與云南石林、桂林陽朔峰林并列為世界三種典型巖溶類型。地質公園系統的揭示了桂西巖溶地貌的發育演化歷史,對深入研究熱帶、亞熱帶地區巖溶地貌發育演化成因,探索中國西南峰叢地貌的分布規律特征均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其境內民族風情濃郁,旅游景點眾多:有神韻絕異的雙福地下迷宮,如龍似帶的公路八里九彎,神秘的密洛陀宮,瀟灑的天街別墅,壯麗的觀山亭景,獨特的石國天都,神奇的火神弄,壯美的龍卷地,世外桃源般的“天下第一弄”這小小的一隅之谷猶如世外桃源,大有恍若隔世之感。
七百弄每年的降雨量都超過1500毫米,降雨要是能存起來,足可以打造第二個桂林。但在這片2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300多個洼地也就是1300多個“漏斗”。洼地里最低的地方有漏斗眼,不管多大的雨水,都可“喝光”。
天下第一弄由西、北、東、南4個主峰、7個次峰和4個主埡口組成,平面形態不規則多邊行,主峰海拔1021-1060米,洼地四周為陡坡,坡度大于70度,局部為絕壁,口大底小,深530米,沿著1400多級石階路走才到底。容積18840萬平方米。受次級節理裂隙影響,弄口還分出8個方向不同的槽形谷地,是世界巖溶區最深最大的洼池。常年不澇不旱。從海拔800多米的公路上俯視,宛如世外桃源。
天街別墅就是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的“弄歪峒”,這里的三個瑤寨座落在長約2千米的洼地突兀而立的山丘頂,俯視如神話中錯落排列的“天街”。因綠樹環抱,池水映天,當薄霧浮動、輕紗搖曳,遠看挑檐紅瓦的屋宇若隱若現于天地之間,似是仙人遙居的“別墅”。而連結公路的羊腸小道穿行于村寨間的灌木怪石中,加上洼中各種幾何圖形石縫土塊的修飾,地貌獨特,別具一格。
公路盤山而建,形成九個大彎,長約8里,故名八里九彎。道路曲折蜿蜒,猶如一條彩帶飄撒在峰叢間,這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給予七百弄人民的實惠,天塹變通途。
地質公園博物館里可以了解到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的概況、地形地貌特征、公園主要景觀概覽,以及形成這種典型地貌特點的地史原因等,此外,還能看到關于公園的和大化縣的地址標本等。
佛教圣地蓮花山,由海拔1000多米的東、西、南、北四座大山圍抱而成,形似蓮花,故名蓮花山。以宗教文化為核心,以蓮花山、七百弄自然生態和雙福田園風光為依托,是融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生態觀光為一體的旅游景區。
典型的高峰叢深洼地集中分布區,面積110平方公里,是覽閱山海奇怪最佳之處。洶涌澎湃的山海浪濤,氣勢磅礴,向天之盡頭奔涌而去。春夏秋冬,晨昏四時,各有妙境。
廣西南寧安吉客運站乘坐前往大化縣的巴士,然后在大化縣換乘前往七百弄的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