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顯著、學科門類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保ˋ類)。
學校校訓是“海納百川,取則行遠”。
學校創建于1924年,歷經私立青島大學、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等辦學時期,于1959年發展成為山東海洋學院,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3所重點綜合性大學之一,1988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截至2022年末,學校有4個校區,其中,嶗山校區、魚山校區和浮山校區共占地2400余畝;西海岸校區規劃占地約2800畝,2022年9月一期建成啟用。設有1個學部、20個學院和1個基礎教學中心?,F有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600余人、碩士研究生1300余人、博士研究生3000余人、外國留學生480余人。教職工4025人,其中專任教師2096人,博士生導師635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778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003人,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
學校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具有國際視野和合作競爭意識、具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目標,以造就國家海洋事業的領軍人才和骨干力量為特殊使命。學校遵循“通識為體,專業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實行有限條件的自主選課制度和學業識別與畢業專業識別確認制度,努力培養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畢業生中已有14人當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擔任國家海洋局局長,參加中國第一次南極考察的75位科學家中一半以上是學校畢業生。
“雙一流”建設學科 2個
山東省高水平學科 9個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8個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3個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35個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25個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2個
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2個
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1個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2個
本科招生專業 75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試點專業 7個
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2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 12個
國家級一流專業 38個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3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4個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2個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1個
國家級精品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 25門
國家級一流課程 26門
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3門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12項
兩院院士 15人
“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19人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13人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27人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15人
“四青”人才 54人
山東省“泰山學者” 118人
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2個
國家級教學團隊 8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 1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 3個
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 4個
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3個
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1個
博士后流動站 15個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40項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8項
國家級社科重大項目 23項
全國重點實驗室 1個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個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1個
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 1個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7個
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1個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 1個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 5個
山東省基礎科學研究中心 2個
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 2個
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6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海洋生物工程中心 1個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2個
教育部-科技部“111”創新引智基地 7個
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國家海洋局共建) 1個
教育部高校國別區域研究基地 2個
國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1個
山東省社科理論重點研究基地 1個
山東省高等學校文科實驗室 2個
以上信息源自官網,數據截止至2022年12月,請以官網為準!
中國海洋大學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制定本章程。
一、學校概況
中國海洋大學辦學類型為公辦普通高等學校,辦學層次為本科。學校始建于1924年,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之一,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本科生畢業頒發中國海洋大學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證書。
學校位于山東省青島市,設有嶗山校區、魚山校區、浮山校區和西海岸校區,地址分別為青島市松嶺路238號、青島市魚山路5號、青島市香港東路23號和青島市三沙路1299號。學校網址為www.ouc.edu.cn。
二、招生組織機構
1.學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工作,集體研究決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宜。
2.本科生招生辦公室為學校本科生招生的常設機構,在學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貫徹執行國家招生政策和規章,具體負責學校招生工作的組織實施。
3.學校紀檢監察部門為本科生招生監督機構,對招生工作實施監督,受理舉報或投訴。
三、招生計劃及有關報考要求
1.學校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根據人才培養、辦學條件等實際情況確定招生規模,統籌考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市)考生人數、生源質量、區域協調發展和學校往年計劃等因素編報分省計劃,報教育部審批后由各省級招生管理部門向社會公布。
2.學校預留當年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1%,堅持集體決策、公平公正的原則,用于調節各省市上線生源的不平衡和同分考生的錄取。
3.外語語種要求:對參與普通類錄取的考生外語語種不做限制,建議語種為英語、日語、法語、德語,其他語種的考生謹慎報考。
4.身體健康狀況要求:按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執行。
5.性別要求:各專業對男女考生比例無特殊要求。
四、錄取規則
1.學校按照公平競爭、公正選拔的原則,全面考核考生德智體美勞情況,綜合評價、擇優錄取新生,實行“招生學校負責、省級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采用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方式開展錄取工作。
2.學校認可各省級招生管理部門在教育部規定的項目范圍內出臺的有關全國性增加分數投檔的政策和規定,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增加分數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且不得超過20分,在專業錄取時以考生投檔分(含政策性加分)進行專業安排。所有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不適用于不安排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招生項目。
對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市,本科一批控制線按照各省級招生管理部門確定的特殊類型招生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
3.學校將根據各省市生源質量,對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一般在105%的范圍內確定調檔比例,對服從專業調劑且其它條件符合我校要求的考生不退檔;對不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一般在120%的范圍內確定調檔比例,依據投檔成績由高到低錄取,錄滿為止,對于專業志愿無法滿足且不服從調劑、體檢不合格或未達到錄取線等情況的考生將作退檔處理,學校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可以錄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和征集志愿考生。
4.進檔考生專業錄取規則:
(1)對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體健康狀況符合相關專業要求的進檔考生,學校根據考生高考投檔成績和專業志愿按“分數優先”原則錄取,各專業志愿之間不設級差。
學校在內蒙古自治區實行“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專業志愿排隊錄取”,具體規則按照內蒙古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相關規定執行。
(2)考生高考投檔成績相同時的專業錄取排序規則:對于提供位次排序的省市,遵照考生所在省級招生管理部門提供的排序分進行專業錄取。如無位次排序,則依次按照數學單科成績、語文單科成績、外語單科成績排序錄取。
(3)對于未完成計劃的省市,學校將按照省級招生管理部門的統一安排征集志愿。征集或調劑志愿的進檔考生只能安排到錄取未滿額的專業。如征集志愿仍不能完成計劃,則將剩余計劃調配至生源充足的省市。
5.對于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的省市,按照有關省市公布的最新方案及辦法執行??忌x考科目應符合我校招生專業(類)規定的選考科目要求。在按照院校專業組投檔的省市,根據考生志愿按照“分數優先”原則在同一院校專業組中安排專業。
6.學校經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海德學院(中國海洋大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招生專業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專業代碼:070101H)、生物技術專業(專業代碼:071002H)、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專業代碼:082701H)。
經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海洋科學專業(專業代碼:070701H,中國海洋大學-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法學專業(專業代碼:030101H,中國海洋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專業代碼:080901H,中國海洋大學-英國赫瑞瓦特大學)。
上述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均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且學生在校期間不能調整至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建議非英語語種考生謹慎填報。
7.學校強基計劃、山東省綜合評價試點招生、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音樂表演專業、運動訓練專業、少數民族預科、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班、港澳臺僑等招生工作,按教育部有關規定和我校招生簡章要求進行錄取。
8.學校設立崇本學院等拔尖學生培養基地、“ACCA(國際注冊會計師)課程班”“CFA(注冊金融分析師)實驗班”等卓越學生培養基地,從當年新生中選拔學生,集中校內外優質教育資源進行培養。
9.錄取結果等信息將通過省級招生管理部門規定的渠道和學校本科招生信息網公布。學校根據經省級招生管理部門核準備案、加蓋錄取專用章的錄取新生名單填寫錄取通知書,直接寄送至被錄取考生。
五、收費與獎助
1.依據國家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學分制實施實際情況,學校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中實行按學分計收學費。學費由專業注冊學費和課程學分學費構成,專業注冊學費根據省物價部門規定的年收費標準確定,課程學分學費按學生實際修讀課程的學分數收取,每學分學費標準為100元。學生在規定的基本修業年限內正常完成本科學業所交納的專業注冊學費和課程學分學費總額不高于省物價部門規定的學費總額。
收費標準如有變化,學校將按照山東省物價局新批準的標準執行。
2.學校有一整套獎勵優秀學生和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規定和政策,建立了以“獎、貸、助、補、勤、減、免”為主的獎助體系,確保不讓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
六、其他
1.新生入校后,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入學資格審查,不合格者,取消其入學資格。
2. 學校貫徹執行“通識為體,專業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和專業所在校區實行分階段、分校區培養。
3.本章程由中國海洋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未盡事宜,按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七、咨詢、申訴渠道及聯系方式
1.學校本科生招生辦公室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山東青島市松嶺路238號中國海洋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
郵政編碼:266100
電話:0532-66782426,66782478,66781723
傳真:0532-66782478
網址:http://bkzs.ouc.edu.cn/
E-mail:ouczsb@ouc.edu.cn
2.監察處聯系方式
電話:0532-66782733
E-mail:jiancha@ouc.edu.cn
本章更新于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網為準。
學校積極支持嶗山實驗室建設,協同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持建設我國地球科學領域首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主持海洋領域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多場多體多尺度耦合及其對海工裝備性能與安全的影響機制)。建有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以上各類科研基地平臺40余個。擁有科學考察實習船舶3艘,包括5000噸級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3000噸級海洋綜合科學考察實習船“東方紅2”、300噸級的“天使1”科考交通補給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遠海并輻射到極地的海上綜合流動實驗室系統,具備了一流的海上現場觀測能力。
學校在地球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工程技術、化學、材料科學、農業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學與生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微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社會科學12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科研機構排名前1%。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1項?!笆濉币詠?,主持國家級各類項目180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82項,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2800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380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2000余項,其中授權國際發明專利35項。
學校擁有科學考察實習船舶3艘,包括5000噸級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3000噸級海洋綜合科學考察實習船“東方紅2”、300噸級的“天使1”科考交通補給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遠海并輻射到極地的海上綜合流動實驗室系統,具備了一流的海上現場觀測能力。學校是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的主要依托單位,主持其中“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2個功能實驗室的工作,作為骨干力量參與其他6個功能實驗室的建設。
“十二五”以來,主持國家級各類項目180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74項、人文社科獎勵77項,被SCI、EI、ISTP等三大收錄系統收錄論文2600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3211項,授權發明專利1649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42項。
校訓
海納百川,取則行遠
海納百川出處有三:(1)《莊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納之。(2)”東漢許慎之《說文解字》:“海,天池也,此納百川者?!?span style="line-height:32px;">(3)林則徐堂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海納百川”意指:海之大,能容納一切河流之水。形容度量、氣度、胸懷之寬廣。喻指海大培育之人應虛懷若谷,有大海般的胸襟;海大園應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能容納各種學術思想;海大能容納包括大師級人才在內的各路群英,能采納來自各界的有益之言行、有益之成果。
“取則”出自晉陸機之《文賦·序》:“操斧伐柯,取則不遠?!逼渥置嬉饬x是說,拿著斧子去砍斧柄,所要砍的斧柄的樣子(如長短、粗細、木質等)已在心中有數,不會沒有標準。朱熹之《中庸章句集注》注:“柯,斧柄。則,法也……言人執柯伐木為柯者,彼柯長短之法,在此柯耳?!比?,這里用其選擇、探求之意;則,這里指法則、規則、規律。取則,是指干事情、做學問要有所分析、綜合,探求科學規律,既要遵循法則、規則,又不因循守舊,拘泥于條規之中。
“行遠”典出《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闭f的是君子求學之道:欲達遠大目標,必定從近處出發;要想攀登高峰,就得從低處起步。
“取則行遠”意指:海大人既能夠遵循科學精神,又能夠眼界高遠、目標遠大,且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地朝著既定的目標奮進,體現了海大人志存高遠、探索不已、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追求
?;?/strong>
中國海洋大學?;諡榄h狀圓形,外部環狀部分底色為白色,上部環繞紅色的黑體字體“中國海洋大學”,下部環繞藍色的黑體字體“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內部圓形部分上部天藍色代表天空,下部海藍色和三條白色波浪線代表海洋;天藍色部分上部為白色的橫排華文新魏體字體“1924”,表示學校創立的年份。
學校?;諡閷懹小爸袊Q蟠髮W”的長方形金屬證章,字形為鄧小平書寫,紅底白字、白底紅字和藍底紅字樣式分別供教職員工、本科生和研究生佩戴。
校旗
校旗面為矩形,高、長比為1:1.5,通過規格為六種:分別為1920×2280、1600×2400、1280×1920、960×140、640×960、440×660;旗面海大海藍色(C100 M80),旗桿為白色;旗面圖案和文字為海大標志徽和小平體校名。
私立青島大學
1924年8月,直系要員高恩洪選用德國侵占青島時所建的俾斯麥兵營(現魚山校區北半部分)為校址,創辦了私立青島大學。
1929年6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接指令將國立山東大學籌委會改為國立青島大學籌委會,在青島籌建國立青島大學,校址就選在原私立青島大學。
國立青島大學
1930年4月,正式成立國立青島大學。
國立山東大學
1932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議決,將國立青大改為國立山東大學,先后建成科學館、工學館、體育館、水力實驗室及實習工廠等。
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爆發,國立山大奉命遷往安徽安慶,不久又遷往四川萬縣。
1946年春,經國民政府教育部批準,國立山大在青島復校。
山東大學
1951年3月,在濟南的華東大學奉命遷至青島,與國立山大合并,定名為山東大學。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廈門大學海洋系理化組北遷青島,與學校的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山東大學海洋系。
1953年,根據高教部指示,天津市河北水產??茖W校停辦,并入水產系。
山東海洋學院
1958年10月,山東大學主體遷往濟南后,以留在青島的海洋系、水產系、地質系、生物系的海洋生物專業、物理系和化學系的部分教研組,以及數學、外語等直屬教研組部分人員等為基礎,經中共中央批準,于1959年3月成立了山東海洋學院,并列為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
1960年10月,學校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全國13所重點綜合大學之一。
1962年,教育部撤銷山東地質學院建制,并入山東海洋學院,與海洋地質地貌系合并成立海洋地質系。
1965年,山東海洋學院劃給國家海洋局建制。
1979年,重歸教育部直屬。
1971年,山東省對高校布局和專業進行調整,水產系并入煙臺水產學校。
1978年初,歸建到山東海洋學院。
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青島海洋大學
1988年1月,學校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鄧小平題寫校名)。
1994年,學校實現了國家教委與山東省共建體制,獲得重點支持,首批進入“211工程”序列。
2001年2月,國家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國家海洋局、青島市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同重點建設中國海洋大學,成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
中國海洋大學
2002年6月,由學校牽頭,聯合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建工學院(現青島理工大學),組建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10月,學校獲準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2007年,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國家海洋局、青島市人民政府重點共建中國海洋大學;學校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
2009年10月,學校入選“中歐精英大學聯盟”。
2011年,由中國教育部和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共同支持的中德海洋科學中心于學校成立;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3年6月,學校加入“北極大學”聯盟,成為我國首個加盟該機構的科教單位。
2014年,學校與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共同成立“中澳海洋工程聯合研究中心”;入選第一批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
2017年6月,中國海洋大學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海洋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獲批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9月,學校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11月,學校與泰國農業大學共同建立中泰海洋和水產中心。同年,加入“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
2019年1月,學校入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3月,入選首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
2020年1月,中國海洋大學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獲批建設。 3月,入選“應急安全智慧學習工場(2020)”暨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11月,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工裝備基礎科學中心”。
2021年,入選第二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擬入選單位名單。
2022年2月,中國海洋大學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以上信息源自官網,數據截止至2023年6月,請以官網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