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點建設大學。學校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成渝極核城市——成都,是國家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堅行動中以重慶、成都為戰略支點,發揮高校集群聚集溢出效應,打造西南地區高等教育對外開放橋頭堡的重要集成大學之一。校區占地23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99.21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50.43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15億元,圖書館館舍面積5.5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總量252.99萬冊,電子期刊95.2萬冊。學校師生校園文化、教學科研、學習生活設施完備、便利、現代,有一站式學生事務大廳、教師事務大廳、校友之家,擁有西南地區單體最大的高校圖書館1座、藝術學科分館1座,建有成都東盟藝術中心、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學生心理健康中心,高標準建有體育館、排球館、恒溫游泳館、田徑場3個、籃球場和風雨籃球場10片,擁有可承擔大型學術會議的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和會議中心1個,在建科研大樓(生物與醫藥前沿技術研究中心),建有附屬小學、附屬幼兒園。
截止至2023年3月,學校設有藝術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法學、工學、醫學、理學、農學10個學科門類,69個本科專業;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6個;建有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工程學、農業科學、化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藥學學科2019年入選校友會評選的中國高水平學科。27個專業進入教育部“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立項,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5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2個。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4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7個;省級應用型示范專業4個,省級“課程思政”示范專業2個;自動化等5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
學?,F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200余人,本??圃谛I?4504人)。立項國家級一流課程3門,省級一流課程43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6門,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范課程7門,省級應用型示范課程9門,省級精品課程38門,獲批全國首批“斯坦福創新創業課程實驗中心”。建有省級以上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8個,獲批省級現代化產業學院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立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24項,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項。近三屆教學成果獎共獲得省級以上獎勵41項,其中一等獎9項。近五年畢業生初次去向落實率超90%。建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張瀾學院。
成都大學2023年全日制普通本??普猩鲁?/strong>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做好我校招生錄取工作,切實維護考生與學校的基本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及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廳對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有關規定,結合我校招生工作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學校全稱為成都大學,英文名稱為Chengdu University,學校代碼11079。學校是1978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本科院校,成都市重點建設的公辦全日制綜合性大學,學校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6個,設有博士后實踐基地。辦學層次包括研究生教育、普通本??平逃?。
第三條 學習期滿,成績合格,達到畢業要求,頒發成都大學畢業證書,達到成都大學學位授予標準的頒發成都大學學士學位證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中外合作辦學)、網絡與新媒體(中外合作辦學)、休閑體育(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達到中外雙方學校規定的畢業及學位授予條件者,可同時獲得成都大學學歷證書和兩校的學位證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達到中外雙方學校規定的畢業及學位授予條件者,可獲得成都大學學歷證書、成都大學學位證書及外方學習經歷證明。
第四條 學校招生工作將全面貫徹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遵循“公開透明,公平競爭,公正選拔,擇優錄取”的原則,大力推進招生“陽光工程”,為國家和學校選拔優秀人才。
第五條 學校招生工作在學校紀委辦公室(監察處)的監督下進行,同時招生工作接受考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六條 學校設立本??普猩ぷ魑瘑T會,全面負責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執行學校黨政有關招生工作的決定,研究制定學校招生工作的實施辦法,為招生工作提供指導意見,并監督招生工作的全部過程。
第七條 學校設立本??普猩ぷ黝I導小組,根據招生工作委員會的授權負責制定招生章程、編制招生計劃、決定選拔方案、確定錄取原則、審核錄取結果等本??普猩唧w事項。
第八條 學校下設本??普猩k公室,是學校組織和實施本??普猩ぷ鞯某TO機構,具體負責普通本??普猩荚?、錄取等日常工作。
第三章 ?招生計劃
第九條 學校嚴格執行教育部有關計劃編制要求,按照優化生源結構、促進區域教育公平的原則,根據本校辦學條件等實際情況,統籌考慮各?。ㄗ灾螀^、直轄市)生源數、生源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去向等因素,確定分省分專業計劃。
第十條 學校本??普猩饕ㄆ胀?、中外合作辦學、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體育類、藝術類以及少數民族預科等。
第十一條 學校分?。ㄗ灾螀^、直轄市)分專業招生計劃以有關?。ㄖ陛犑?、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的招生計劃為準。
第十二條 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我校按本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1%制定預留計劃,主要用于調劑各?。ㄊ?、自治區)生源不平衡狀況。
第十三條 學校與英國斯特靈大學合作舉辦休閑體育、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和網絡與新媒體三個本科專業;與韓國嘉泉大學合作舉辦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與韓國嶺南大學合作舉辦工程造價??茖I;與新西蘭懷卡托理工學院合作舉辦藝術設計、廣播影視節目制作??茖I。采用“4+0”或“3+0”(即四年或三年均在成都大學學習)培養模式。
第四章 ?錄取規則
第十四條 學校執行各?。ㄗ灾螀^、直轄市)的投檔規則,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05%,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20%。
第十五條 學校執行國家和各?。ㄗ灾螀^、直轄市)規定的加分政策,按照加分以后的總成績進行投檔并按照投檔成績進行錄取和安排專業。
第十六條 ?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執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其有關補充規定。
第十七條 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合格并符合相關專業培養要求,達到成都大學調檔要求的情況下,依據考生投檔成績進行錄取。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或有嚴重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考生不予錄取。
第十八條 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當第一志愿考生生源數不足時,可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按照投檔成績擇優錄取。若符合條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將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未完成的計劃也將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則將剩余計劃調劑到其他生源質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計劃。
第十九條 ?普通類專業的錄取原則:對進檔考生根據“分數優先”的原則,按照投檔成績從高到低進行專業安排和錄取,不設專業間分數級差,符合錄取條件的進檔考生我校承諾不退檔。若投檔成績相同時,按各?。ㄗ灾螀^、直轄市)確定的同分排序規則進行排序錄取,無同分排序規則的按照語文+數學+外語的成績總和高者優先;若語文+數學+外語成績總和相同,依次按照語文、數學單科成績高者優先錄取。當考生報考的所有專業志愿均無法滿足時,若考生服從專業調劑,從高分到低分調劑到未錄取滿額專業,若不服從專業調劑,作退檔處理。
第二十條 ?藝術類專業錄取原則:音樂、舞蹈、美術、編導等藝術類考生專業成績均采用考生所在?。ㄗ灾螀^、直轄市)專業統考成績。在文化和專業成績均上線的基礎上,按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規定的投檔規則擇優錄取,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沒有明確投檔規則的,編導類專業按照文化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若文化成績相同,依次按照專業考試成績、語文、外語單科成績從高到低排序;美術、音樂、舞蹈等藝術類專業按照專業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ㄋ拇忌究茖I文化成績要求達到省控線20分(含20分)以上,外語單科成績達到60分(含60分)以上;舞蹈表演專業女生身高不低于165cm ,男生身高不低于175cm,專業考試成績相同,依次按文化考試成績、語文、外語單科成績從高到低排序)。
第二十一條 體育類專業錄取原則:體育類考生專業成績均采用考生所在?。ㄗ灾螀^、直轄市)專業統考成績。在文化和專業成績均上線的基礎上,按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規定的投檔規則擇優錄取,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沒有明確投檔規則的,非中外合作辦學類體育專業按照專業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ㄋ拇忌幕煽円筮_到省控線70分(含70分)以上,外語單科成績達到60分(含60分)以上,專業考試成績相同,依次按文化考試成績、語文、外語單科成績從高到低排序。
第二十二條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錄取要求: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中外合作辦學)、網絡與新媒體(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考生要求外語單科成績達到90分(含90分)以上;休閑體育(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藝術設計(中外合作辦學)以及廣播影視節目制作(中外合作辦學)要求外語單科成績達到70分(含70分)以上。
第二十三條 ?高水平運動隊錄取原則:高水平運動隊錄取按照教育部有關特殊類型招生工作要求執行,具體錄取原則詳見《成都大學2023年高水平運動隊招生簡章》。
第二十四條 對實行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投檔方式按照其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相關文件規定執行??忌x考科目須符合學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學校各專業的高考選考科目以相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公布的為準。
第二十五條 ?英語、商務英語專業只招英語語種的考生,其他專業不限語種。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中外合作辦學)、網絡與新媒體(中外合作辦學)、休閑體育(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采用中英雙語教學,非英語類考生慎重報考,如自愿報考被錄取,須按學校要求修習英語學分和有關專業課學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工程造價(中外合作辦學)采用中韓雙語教學,入校后以韓語為第一外語安排教學,輔修英語。
第五章 ?入學及其他
第二十六條 ?新生入校后,我校將按照國家招生政策規定和學籍管理規定開展新生入學資格復查及身體復檢。對藝體類考生組織專家組開展入學專業復測和復核。凡經查實存在替考、違規錄取、冒名頂替入學等違規情況的考生,一律取消其入學資格、并報告有關部門追責。
第二十七條 ?收費標準:學生的學費和住宿費標準嚴格按照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有關政策執行。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按照規定的項目,堅持學生自愿、不得營利的原則收取。
第二十八條 ?學校對新生入學設有“綠色通道”。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新生,可持鄉(鎮)以上人民政府證明向學校學生工作部申請辦理學費緩交手續,還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申請國家助學貸款。
第二十九條 ?學校為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制定了完善的獎學金,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制定了較完善的獎學金、勤工助學、助學貸款和臨時困難補助等助學制度。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條 ?本章程適用于我校2023年招生錄取工作。
第三十一條 ?我校有關招生計劃、招生政策、收費標準、錄取原則和錄取結果均可在成都大學本科招生網上查詢,學校不會對外委托任何單位和個人對相關招生政策、錄取情況進行發布和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章程由成都大學本??普猩k公室負責解釋。
通訊地址:成都市成洛大道2025號成都大學招生辦公室
郵政編碼:610106
咨詢電話:028-84616013 ?
電子郵箱: zhaoban@cdu.edu.cn
招生網址: http://zhaosheng.cdu.edu.cn
本章更新于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網為準。
學?,F有科研人員1500余人,學校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特別是區域重大發展戰略布局,聚焦適應區域產業聚集區、重點支柱產業及新興產業,建有包括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農業部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工程實驗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省社科聯首批試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124個。近三年科研經費均超過2.5億元、師均科研經費超過15萬元。近五年,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163項,其中重大專項及重點研發課題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42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23項、國家藝術基金6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勵128項;發表ESI各學科論文4200余篇,多篇發表在《自然-微生物》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其中2022年發表ESI各學科論文1682篇;發表CSSCI論文399篇。我校教師負責的“超長壽命疲勞裂紋萌生機理與壽命預測”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參與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劑生產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負責的《“三禮”名物詞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在2023年的自然指數排名中,學校位居全球第561位,內地高校第140位。王清遠教授連續八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同時入選2020-2022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生涯影響力”和“年度影響力”雙榜單,10名教師入選2022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年度影響力”榜單。
學校與40個國家和地區的156所高校簽署合作備忘錄,與英國斯特靈大學合作舉辦斯特靈學院;開展本??浦型夂献鬓k學項目4項,本碩博多層次海外聯合培養項目40個、海外校際交流交換項目42個。開展國際通識課程,建有全球語言測試中心。建設全球研究平臺集群,“四川省泰國研究中心”入選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備案名單。累計招收留學生3500余人,生源國74個,獲評首批“四川來華留學示范基地”。
1978年12月,成都大學創辦,校址臨時設于成都市黌門街,以后又遷址花圃路、荷花池。
1979年3月9日,成都大學正式開學。
1983年,為了接受世界銀行的貸款,學校停辦本科,只辦???,改辦為短期地方職業大學。
1999年7月2日,第九屆成都市委第36次常委會正式作出遷建成都大學、創造條件使成大重新升格為本科院校的決定。
2001年1月8日,新校建設工程奠基典禮在十陵工地舉行。
2002年,學校遷至十陵。
2003年5月16日,經教育部批準恢復為普通本科院校。
2006年,成都教育學院、四川省成都衛生學校、四川省成都幼兒師范學校并入成都學院,分別為成都學院師范學院、成都學院醫護學院、成都學院學前教育學院。
2010年4月21日,成都鐵路中心醫院成建制劃歸成都學院作為附屬醫院,更名為成都大學附屬醫院。
2011年9月29日,經教育部審核,批準成都學院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
2012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同年入選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2013年年8月15日,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全部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給成都學院,同時學校成為了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2015年,入選四川2011計劃(四川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
2017年5月,學校被評為四川省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11月30日,教育部發文正式批準成都學院更名為成都大學。
2021年5月20日,成都大學與英國斯特靈大學聯合申報的“成都大學斯特靈學院”獲教育部正式批準為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以上信息源自官網,數據截止至2023年7月,請以官網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