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野三峽綜合旅游區位于恩施建始縣,包括了水上恩施-清江大峽谷景區、清江明珠-蝴蝶巖景區、恩施之巔-黃鶴峰林峽谷景區、小西湖國際度假中心、建始直立人遺址尋蹤景區等幾大景區。這里氣候宜人、生態原始、野趣濃郁,奇山秀水,保留著原始自然的生態美景和獨特的民俗風情,集彩峽、奇峰、泉流、飛瀑、花樹、莽藤、古關、老街和濃郁的土家文化于一體。山浮水,水環山,山水相映,這是一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大觀園。
黃鶴峰林景區分三段,第一段從開門見山到黃鶴之巔,講的是廩君成長文化。第二段是從黃鶴谷到洞天福地,講的是廩君征戰文化。第三段是從參獅門到輪回長廊,講的是廩君遺跡文化。
黃鶴峰林景區臺階共3598步,從游客接待中心到黃鶴之巔1599步,從黃鶴之巔到罷劍山是1999步,是景區建設者開發商獨具匠心設計的,這是天機,只有他知道玄機。
廩君得到玉皇大帝冊封后,成為一名巫師(又稱巴巫相)。當時人類還過著洞居和漁獵生活,住山洞、吃獵物,非常崇尚鬼神,因而對巫師特別崇拜,靠巫師占卜兇吉,預測未來,決定行止。巫師在人們心目中是“神”的化身,是人神對話的主要途徑。
新石器時代,在清江流域不僅居住巴氏一族,還居住著樊氏、瞫氏、相氏、鄭氏等部落。平日里,各部落和睦相處,相安無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清江以外的一些部落,開始了種植業和養殖業,逐漸強大起來,威脅著居住在清江流域還處于漁獵時代的各部落。于是,年輕的巴巫相想把樊氏、瞫氏、相氏、鄭氏等四個部落聯合起來,組成一個五姓聯盟,共同對抗外敵入侵,確保部族安全,四姓都表示贊同。
五姓聯盟誰來當首領?當時比現在民主公平。五姓部落決定綜合比試三種技能,誰勝出就推舉誰做王。一是比造船術,二是比兵法,三是比擲劍。關于兵法和擲劍后面景點有專門介紹?,F在只介紹比試造船術。五姓部落約定,要用泥巴制作土船,載人后能夠在水面上航行就算贏。巴巫相造船水平最高,所造的船叫做“黃鶴舟”,俗稱“彎豆角”。他是用了一根千年古樹,將其一端鑿成鳳凰頭,另一端刻成孔雀尾,用白砂泥(又叫觀音土)和生漆混合涂在船體上,取火將木心燒空再涂泥巴,就形成了外觀與黃土顏色無異樣的“土船”,不易被其它人察覺。比賽的時候,樊、瞫、相、鄭四姓的船由于是用泥巴所做,都沉沒了,唯有巴巫相的船載人不沉沒,眾皆嘆服。
清江古稱夷水、鹽水。鹽水就是含有食鹽的水,大家要問為什么現在名不副實了呢?原因是這樣的,在50萬年前,長江三峽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一寬度,每到豐水期,清江就成了長江的泄水通道,《水經注》載:清江為長江之沱?!般本褪切顾ǖ赖囊馑?。那時清江盛產鹽,鹽是古人進化到智慧人的“催化劑”。如果沒有鹽人類就永遠進化不到現代人,人類文明總是與“鹽”休戚相關。清江有很多鹽泉,后來地殼發生運動,三峽拉寬,河谷深切,改變了清江的地下分水線,鹽礦就從三峽巫溪流走了,清江上游地殼運動的影響劇烈,所以利川劍南至今還出產優質鹽。眼前個洞是清江的鹽泉遺跡之一,古代遠近的鄉鄰都是來此接鹽水。
《黃鶴橋賦》是投資商黃木清先生請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學教授何智斌先生所作,何智斌先生湖北建始人,管理學、經濟學雙碩士,文學博士,現任職務:中國社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學教授,中國易經協會常務理事副會長湖北省分會會長,中國國學研究院副院長。2010年度和諧中華十大新銳人物并參加三軍儀仗隊觀禮;2011年度時代先鋒郵票人物;2012年 “十八大”期間,應邀在釣魚臺國賓館為黨代表作國學報告(夜間分享)?!饵S鶴橋賦》將景區的各個景點、當地特產、地方文化通過賦和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了。文字如下:
清江流芳,黃鶴家鄉。天工開物,太嗥洪荒。諺曰:一江碧浪,雙柱龍蟠。三岔野水,四壁畫廊。五花圣寨,六色鳳凰。七彩花坪,八面風光。九疊飛瀑,十分輝煌。關口葡萄香西湖,景陽雄雞鳴東方?;üJ釀醉北斗,革坦核桃銷南洋。黃鶴之巔九霄寒,鹽水彩虹源流長。追根溯猿人類久,絕處逢生紅葉燦。發跡不忘搖錢樹,獨占鰲頭斗文章。霧中石人云海望,開門見山煙蒼茫。天恩浩蕩魚鹽廣,書山有路玄機藏。獨步天下贏擲劍,旗開得勝夷城王。鶴鳴深澗參師門,巴王遺址話干欄。黃鶴古橋多傳奇,號角回蕩巴巫堂。壯士卸甲鳳凰閣,穩坐江山景陽關。遙想廩君征戰圖,天子威儀玉璽山。莫逞當年白虎勇,罷劍峰息戰無殤。情人峰前君子淚,駕鶴飛升聚天堂。乾坤輪回原如此,千秋偉業誰人創?
注釋:1、清江、黃鶴、景陽、三岔、鳳凰、花坪、小西湖為黃鶴峰林景區周邊之地名。2、雙柱指雙石柱景點,野水指清江大峽谷景區最大的支流-野三河,畫廊指清江畫廊,五花指五花寨景點,九疊飛瀑指蝴蝶巖處景點。3、黃鶴之巔、鹽水彩虹、追根溯猿、絕處逢生、搖錢樹、獨占鰲頭、霧中石人、開門見山、書山有路、獨步天下、擲劍峰、旗開得勝、夷城、參師門、巴王遺址、黃鶴古橋、巴巫堂、廩君征戰圖、玉璽山、親人峰、罷劍峰、駕鶴飛天、輪回長廊為黃鶴峰林景點名。4、太嗥,《山海經》載:西南有巴國,太嗥生乘厘,乘厘生咸鳥,咸鳥生后照,后照是始為巴人;干欄,指巴人發明創造之干欄式建筑。鹽水,指清江。當時為鹽水女神所轄,后為廩君征占,演繹了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5、關口葡萄、花果山獼猴桃、景陽雞、革坦核桃為景區四大特產。
五姓部落的第三次比試是比擲劍。也是最關鍵的一次。首先要鍛造出一柄最銳利的巨劍。大家約定選擇一個埡口,規定目標和距離,凡擲劍將山劈開而劍不倒地者為君。為什么用“擲”劍而不是“舞”劍呢?擲劍一是展示臂力,二是檢測眼力,三是考驗判斷力。巴巫相所投的劍叫“虎紋柳葉劍”,此劍的材料取自對岸“雙石柱”白虎仙翁修行坐化的地方,融鑄了老虎的精氣血,劍柄上有老虎威風凜凜驅邪紋,只要手握此劍,就能夠激發渾身無窮的能量,開山劈嶺削鐵如泥;揮劍自如似柳葉穿云一般。那山崖就是當年被廩君劍劈為兩半的見證,那劍化作山峰至今還巋然不動。廩君三關比賽都獲得勝利,上映天象,下合人望,被擁戴為巴王開始拓土西征。
電梯頂上修建的閣樓叫做“登天閣”。詩云:
萬狀巔峰拔地起,千秋功名孰先知?
百里絕壁天堂畫,九曲清江宇宙詩。
意思是說,黃鶴峰林拔地而起、形狀各異的座座山峰,像登上云霄的天梯。要創造千秋的功名是靠天意,不是自己預先知曉的。
眼前座座山峰恰似一面面旗幟,仿佛廩君率軍西征陣營的山石模型,記載著一段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
鹽陽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里青山綠水魚米香,特別盛產鹽巴。常言道寧可十日無魚不可一日無鹽。簡單說那時候的鹽超過了今天的石油資源,誰擁有鹽礦誰就是天下的主人。
鹽陽的首領是位美麗善良的女神,稱為鹽水女神。她不但美麗善良,神功了得。鹽水女神是“蟬”的化身,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無人可以近身。鹽水女神早就聽說了巴族廩君的威武神勇。當這位傳說中的陽剛、智慧的男人站到自已面前時,即使貴為“女神”的她也為之傾倒。鹽水神女見廩君英俊瀟灑,年輕有為,頓時春心涌動,愿同廩君共居。她深情地對廩君說:“親愛的,我們這里地盤很大,又出產魚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留下來吧,我們一起生活,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痹诿利?、善良的女神面前,在浪漫溫馨的愛情面前,廩君動情了。鹽水女神于是夜夜來與廩君私會,溫柔體貼俘獲他的心。天亮以后,鹽水女神就化裝成她們的昆蟲,與眾族一起跳舞唱歌,遮天蔽日。使廩君西征的理想慢慢消融在甜蜜的夢鄉。廩君的幕僚們便設計進諫:讓廩君親手贈給鹽水女神一條象征愛情的青色絲巾,并深情地說:“親愛的,你戴上它吧,那表示我們互相愛戀,忠貞不渝”。癡情的女神不知道是計,接受了廩君的青絲巾。當女神再次在天上狂歡起舞的時候,絲巾在眾多裝扮成昆蟲的舞者中飛揚,顯得那么醒目。幕僚們建議廩君站在一塊高聳的巖石上揮劍助興,廩君撥出腰間的“玄武巖虎紋柳葉劍”,口中念念有詞,突然指向青衫中,一道金光射進了女神的心窩,誤殺了鹽神。鹽水女神在慢慢閉上眼睛,心存幽婉,以為是廩君親手殺害了自己。從此后,凄慘悠揚的“蟬”每到春天陽光明媚之時都要鳴叫“廩君背離,廩君背離……”,并頑強地將“青絲巾”掙脫下來。廩君為了巴人走向興盛,誤殺了心愛的鹽神,揮之不去心中的憂悶,最終化為白虎追隨鹽水女神而去,此為后話。
這個殘垣斷壁經考證有1800年歷史,相傳此處乃廩君在黃鶴峰林修行時自壘的石屋,是一個真正的古董??雌饋硪膊桓叽笮涯?、也不雄偉壯觀。但卻是人類居住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人類從穴居走向干欄的突變。雖然比不上河姆渡遺址發現干欄式建筑7000年歷史,但足以壓倒大多數歐美建筑的歷史。
廩君部落為了征服沼澤,不斷總結經驗,從而發明了干欄式建筑。世界只有兩大經久不衰的建筑流派,一是干欄式建筑,二是歐美建筑。干欄式建筑就是土家吊腳樓的前身。巴人的祖先受南陽盆地和湖廣盆地的阻隔,發明傳授干欄式建筑作為征服沼澤的利器,不但在清江流域至今有相當完整的保存,而且還預示世界建筑的未來,喚起人類的遠古回憶。
古人從“猿”到“人”的演變,離不開三個條件,一是前面提到過的人類智慧化進程的催化劑——鹽;二是躲避安全的“洞穴”;三是提供能量補給的“沼澤”。與原始人類最友好的環境莫過于沼澤。在沼澤邊沿,漁獵、采集都很容易,同時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作為能源補給。
投資商為了給旅游者圓夢而修建的黃鶴橋。橋長25.9米,橋寬4.9米,橋高9.18米,寓數39.98,可見景區開發商的寓意言機,是現代干欄式建筑的典范。
前面在“鹽水彩虹”景點處提到過廩君領悟到了架橋的奧秘,其實是廩君的母親黃鶴仙子對他的暗示,黃鶴仙子從此岸飛到彼岸,又從彼岸飛到此岸,飛行的軌跡呈彩虹型,就是黃鶴峰的構圖。廩君本非凡人,當然悟性極高,明白了架橋的道理。前面在楠木溪還提到過這里是清江古河道,廩君架橋的目的一是戰備需要,二是使兩岸富饒的土地連成一片便于開發。架橋首先要兩個橋墩,廩君就在對岸立了兩個石柱,就是對面的“雙石柱”。這邊的橋墩就是現在架橋的地方。
話說廩君得到架橋秘訣很快就把橋造好了,兩岸的人們可以互通往來,花坪的人隨時到景陽去觀景,景陽的人隨時到花坪來賞花,過的日子超過了天上的神仙。廩君的創造發明很快上達天庭,玉皇大帝便派仙人下凡檢驗一下橋的質量,同時代玉皇大帝褒獎其功績。
這位仙人有點古而怪之的味道,見廩君這么快就建造好一座橋,心里有點不服氣,于是打扮成乞丐倒騎著驢子挑著擔子橫行霸道要過橋,并揚言要大家閃開,擔心橋要壓垮。正碰上廩君也過橋,廩君心想:這個乞丐很奇怪,好生的驢子你倒騎著,還大言不慚。于是兩個就打起賭來。廩君說,你要是騎著驢過去,橋安然無恙,就算你輸,你就永遠倒騎著驢吧。仙人早知道廩君的出身,心里想到,我先把橋壓垮然后顯示一下神通再修起來,人們豈不崇拜我?于是便滿口應承說,但既然打賭了,也得給點賭注,如果你的橋被我壓垮了,就算你輸,你將來做干欄式建筑調墨線就只能用一只眼,叫你“有眼無珠”。雙方約定妥當,仙人暗中使出移山之術,搬來三山五岳的重量放入擔子中,擔子壓人,人壓驢,驢壓橋,橋便搖搖欲墜起來。說是遲那時快,廩君急中生智,掏出腰間廩君劍橋下一撐,橋立馬就不往下沉了。
這下可真有趣了,在荒郊野外,夜深人靜的地方,雙方你爭我吵,誰都不承認自己輸給了對手,結果把讓玉皇大帝知道了,即刻派當地的土地公來平息風波。
經土地公正裁判,雙方都輸了,原因是都有作弊行為。廩君不在橋下撐廩君劍,橋塌是毫無疑問的。仙人暗中移山使詐違反公平競爭之道義。如此說來,這兩位都得履行自己的承諾。土地公把裁定結果上報天庭,玉皇大帝表示應允。同時玉帝覺得廩君母親黃鶴仙子幫助廩君架橋有功,遂賜橋名“黃鶴橋”,以示對廩君和黃鶴仙子的嘉獎。
從此,廩君后裔木匠們忠實地繼承了廩君的傳統,并且將之發揚廣大,即便刨得再平的木板,鋸得再直的木條,都瞇起一只眼反復調線。至于仙人把衣缽傳給了張果老,永遠倒騎著驢子普濟眾生。
后來地殼發生運動,把黃鶴橋給拉斷了,只剩下兩岸的橋墩成為千古風景?!爸灰婞S鶴不見橋”的便傳說流傳至今。
玉璽山
這座玉璽山是廩君留下的神跡。大家看那是五座山緊緊抱成一團,象征五姓部落,最高的那座山象征廩君為首的巴氏,其余四座象征樊氏、瞫氏、相氏、鄭氏。山頂有兩枚印章,大的那枚是廩君玉璽,是皇權的象征。小的那枚是鹽水女神的私章。廩君靠武力征服了清江,但清江流域的人們仍然對鹽水女神的慈祥心存懷念,因此廩君在發號施令過程中,始終沒有忘記深愛鹽水女神的,總是在玉璽旁加蓋鹽水女神的私章,也有人傳說廩君也是一個妻管嚴,任何大小事情沒有鹽水女神的同意,廩君的玉璽一律不得蓋章(增加它的趣味性)。
情人峰象征廩君和鹽水女神最終相擁團聚,在此照相留戀的天下有情人能終成眷屬,結婚的婚姻美滿,白頭偕老。
話說廩君與鹽水女神同居后,已經懷上了虎子,廩君并不知內情。廩君聽信幕僚設計誤殺了鹽水女神,廩君母親黃鶴仙子在緊要關頭將鹽水女神救回天庭醫治,先后用了20種毒草以毒攻毒方使她啟死回生,順利產下腹中之子,由于是廩君之子,故取名君子。其寓意是不要搞陰謀詭計,要做正大光明的君子?!熬印焙髞沓蔀槿藗冇说臉藴?。
前面這座山是廩君和鹽水女神的愛情化身。高大挺拔的當然是廩君峰,中間是鹽神峰,還有座小的就是君子峰了,三座峰共同構成情人谷。情人谷前的山崖叫斷腸崖,斷腸崖下面生長一種很高貴的蘭草叫做“君子蘭”。為防止他人隨意采摘,黃鶴仙子在斷腸山周邊種植了曾經救鹽水女神用過的20種毒草,取名斷腸草。凡是誤食斷腸草的飛禽走獸、人類,就再無回天之力了。但凡是害重病或者中劇毒的只要食用,往往又啟死回生。當地農民常常對病入膏肓的人用斷腸草進行醫治,也不乏有奇跡發生。
景陽河大橋,于2005年開工建設,2008年元月22日正式通車,總投資5884萬元,是清江水布埡庫區交通復建項目,是巫山出入武陵山的一座重要橋梁,橋中設計高程455米,橋寬11米,橋型為變截面上承式鋼管砼拱橋,其凈跨為260米,橋梁全長504米。通航凈高8米,凈寬38米。
巫山出入武陵山,建國前,南來北往的人是坐小木船渡江,一葉小舟,穿行于驚濤駭浪中,年年不知翻覆了多少船只,淹死了很多行人;建國后,政府修建了渡船碼頭,每遇河水上漲,不能行船,行人寄宿河岸農戶家有的達半月之久。20世紀90年代初,政府在河上修建了鐵索橋,碗口粗的鋼絲上面,鋪著來自東北的紅松木板,通車那天,萬人空巷,鼓樂喧天。又十年之后的2007年,清江河水位上升,景陽老鎮淹沒,鐵索橋拆除,如今,景陽河大橋建成,為土家族人民路網建設及交通發展增添了輝煌的一筆。
距離大橋一公里,進入景陽新鎮。乘著水布埡工程移民整體遷建的建設契機,它似一顆熠熠生光的明珠,以它特色民居的土苗風采,鳳凰湟槃于清江江畔?,F存于州博物館、為該館鎮館之寶的巴人虎紐錞于,就是在新鎮所在的革塘壩二臺子出土的,公元1977年,農民的鋤頭在田間與這沉睡的斑駁古物親密接觸,銅鐵相叩,發出一聲清脆的“叮當”之音,千年回響,昭告后人,這里曾是巴人歌舞的宮室,這里曾是重兵屯集的要塞,這里曾是金戈鐵馬的戰場?;⒓~錞于,讓建始的有實物可證的文明,定格于至遲東漢以前。
高大的石壁上面有兩只巨大手筆圖案,一文一武,稱“文武雙筆”。借用云南文人肖鴻章的詩句:“當前筆兩支,未知插何時。欲借天做紙,縱橫任寫詩?!币虼?,這個景點又稱“雙筆書天”。有人說,那是乾隆皇帝下江南賜予的玉筆,是這玉筆畫出了景陽畫廊。在文武雙筆之間有一副“毛澤東去安源”的天然壁畫,惟妙惟肖。
九疊瀑布在懸巖絕壁,呈“一線天”之勢,溪水從懸巖絕壁十余丈里,驟然落下,年長日久的沖刷,緊挨山崖處便形成了九大磧石。從上往下數,一共有九層,一層疊著一層,層層相扣,水珠相連,每一層形成一個天然的珠簾門,蔚為壯觀。
九疊瀑布聽瀑、觀瀑,自成一種境界。九疊瀑布的瀑,可分為兩種,一種陽剛,如虎嘯龍吟,從那高高的崖上俯沖直下;一種陰柔,像一塊銀色的緞面從空中鋪垂下來,又如一首古典的民歌,脫離了塵世的喧囂,在大山的幽遠中飄動著婉約的旋律。在河中看瀑布,瀑布便成了一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遮遮掩掩,時隱時現。若在晴天午后,陽光在瀑布上空形成一道亮麗彩虹,更是絕景中的奇景。
在絕壁的山巔,密匝匝的山石好像懸掛著巨大的彩色布簾上的壁畫。故稱“絕壁掛簾”。
板壁巖是由巨大的石屏生成,壁高近千米,平如板壁,略成弧形,人們在江上的話聲,傳到半巖壁面上,它能夠匯聚成束,生成以數倍的音量的回聲,反射回來。這一奇妙自然現象,大可與北京天壇人造回音壁一較高低。
龍灣是一條多情的山谷,山水豪情、瀑布多情交相融合,在此體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心醉神迷。相傳在很久以前,這洞里有一條兇殘的蟒蛇,不知傷了多少人和牲口,山民們誠惶誠恐,日夜不寧。寨子里有個十八歲的小伙子,名叫天龍,三歲就失去了父母,他從小膽子就大,天天都在察看那條蟒蛇的動靜,尋找機會,要除掉這條蟒蛇。他到鐵匠鋪里打了一把七斤重的斧子,帶在身上,等到大天亮,輕輕地摸進洞里,沒走幾步,突然感到腳下像踩在棉絮上那樣柔軟,伸手一摸,涼涼的,他揚起斧子,拼命地砍,砍啊, 砍啊,那蟒蛇噴出一股青煙,他還是不停的砍,直到人暈死過去。幾個割草的小伙子跑回寨子里說:“今天出怪事了,門口洞里流出來的水是紅的?!币粋魇?,十傳百,全寨子人都估計天龍出事了,拖起刀子直往洞里跑。大家跑進洞一看,只見蟒蛇的后半截卡斷在一石縫里,鮮血直流,前半截不在了。大家把昏迷的天龍背回去,三天后,天龍就死了。人們為了紀念天龍,就把那個灣叫龍灣,把那個洞叫龍洞,把那個潭叫龍潭。
龍灣有五絕:蝴蝶山巖、騰龍飛瀑、“直立人”畫跡、天然壁畫、蝴蝶泉。
蝴蝶巖:右邊那兩扇山巖,像一只巨大的蝴蝶,呈扇形展開,似一只展翅欲飛的蝴蝶。相傳廩君出于無奈,射殺鹽水女神,女神從半空中飄然而下,墜入鹽水之中,就變成了這座蝴蝶山巖。族人歡呼,慶賀勝利??蓮[君眼里噙著淚花,怔怔地瞅著逝去的流水,一言不發,心中的痛苦,如江水的波濤洶涌。
龍灣瀑布:它生于絕壁裂縫之中,從180多米高的峭壁中噴射而出,從天而降,如白龍騰飛,氣貫長虹。瀑布響聲如雷,霧氣遮天蔽日,盛夏有寒氣逼人的感覺。晴天在陽光的輝映下,彩虹與瀑布共舞,真是天地融合之美。夢幻般的情調,神話的氛圍,嘩嘩的水聲,如聞仙樂縹緲。珍珠瀑飛花濺玉,每逢雨季,瀑布從峰頂飛瀉而下,隨風飄搖,猶如珍珠片片灑下。瀑布的吶喊,如雷貫耳,一股瀑流如水簾般從洞口上方傾瀉而下,落在前的深潭之上,似洞天福地一般。從天而降,氣吞山河,氣貫長虹,趕超黃果樹瀑布,真是“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真實寫照??上谏钌綗o人知,而今以后,必將一舉成名天下聞了。
水流從頭上山崖中的一個山洞流出,傾瀉而下,一路高歌猛進,墜入崖下的深潭,聲如洪雷,響徹山谷,恰似一名奔放豪邁的清江漢子,龍灣瀑布既是被禁錮了數千年的峽江男兒的吶喊,“情到濃時可破山”,龍灣瀑布也是鹽水女神對愛情義無反顧的追求的回聲,哪怕拼盡生命的最后,縱使被摔的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直立人”畫跡:瀑布口左上方的那幅壁畫,特別像一個直立行走的人,兩手向上舉著,抬起右腿,邁著堅毅的步子,這里就是兩百多萬年以前,直立人最先站起來,行走的地方。滄海桑田,已經找不到它的具體位置了。
天然山水畫。大家再看瀑布口右上方的那幅巨大的山水畫卷,并排懸掛在絕壁之上,使秀美絕倫的自然溶進仙師畫匠的水墨丹青之中,有山有水,線條流暢,層次分明,千姿百態,精美絕倫妙,令人心曠神怡。畫高200米,堪稱人間江河中第一生態山水畫不為過。
蝴蝶泉不是云南省大理的蝴蝶泉,每年農歷四月,成千上萬的蝴蝶從四面八方飛來,在泉邊漫天飛舞,首尾相銜的奇觀。大家下船看看,谷內有地下泉水,是從這只巨大的蝴蝶尾部流出,四季潺潺,人站在洞口,夏季外熱內涼,冬季外冷內暖。蝴蝶泉穿行在巨石間,石頭布滿青苔,泉水清澈透明。我們從大石頭向上攀,泉水上下三疊,水中枯木縱橫,魚蝦追觸。在夏秋之時,靜坐江邊,人在山澗,空谷幽靜,感覺飄飄欲仙。
門票價格:240元/人(套票)
地理位置: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
開放時間:早8:00-晚5:00
恩施市屬中緯度亞熱帶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山河交錯,高低懸殊,導致光、熱、水的再分配,構成了錯綜復雜的氣候和豐富多彩的氣候資源,呈現出垂直氣候的分帶性和局地氣候的特殊性。主要特征是溫度隨地勢的增高逐漸降低,濕度逐漸增大,氣候與地勢具有立體相關性。
全市年平均氣溫16℃左右,無霜期282天,年日照時數1300小時,相對濕度82%。年降雨量1400-1500毫米,其中66%以上集中于五至八月,日降雨量極值達227.5毫米,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常出現伏旱。全市低山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多風小,無霜期長;高山夏季溫和,冬季較冷,春遲秋早,潮濕多雨;高山無霜期短,冷涼濕潤,特別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帶,冬長無夏,春秋相連,多霧寒冷。高低冷暖懸殊,差異明顯,每年春季,在一些地方可見“山下桃花山上雪”的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