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濯水風雨廊橋有“亞洲第一廊橋”之稱,位于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
風雨廊橋橫跨于阿蓬江上,長658米、寬5米,分為橋、塔、亭三部分,橋身為純木制結構,建筑材料之間以榫頭卯眼互相穿插銜接,直套斜穿,結構牢固精密,橋上建有層塔亭,橋內擺放有紅漆長凳。
2010年10月18日竣工,10月底正式對外開放。
2013年11月28日凌晨4時許,黔江濯水古鎮風雨廊橋(也稱風雨人行橋)發生火災,橋面上的木質建筑被燒毀,橋墩、橋面鋼筋混凝土建筑未毀。值得萬幸的是,火災并未造成人員傷亡。
2017年重建后廊橋竣工,全長658米。同年8月底榮獲“世界第一風雨廊橋”稱號。
風雨廊橋位于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濯水古鎮風雨廊橋原貌分上下兩層,一層可供游人、市民通行,二層可供觀賞和休閑娛樂,其橫跨于阿蓬江上,長658米,寬5米,是亞洲第一廊橋,獲評世界第一風雨廊橋。
濯水古鎮風雨廊橋橋身為純木制結構,建筑材料之間以榫頭卯眼互相穿插銜接,直套斜穿,結構牢固精密。濯水古鎮風雨橋建有三層塔亭,橋內擺放有紅漆長凳,游人累了可隨時小坐。從水碼頭上看風雨廊橋,看見的是整齊有序的廊柱,以及略帶弧線的人字形房檐,很堅實又很規則的空間。
廊橋緊連古鎮,像一弧漂亮的彩虹,臥在阿蓬江上。內里寬約5米,高8米; 廊邊護欄中部統一是橫按著40cm寬的厚木板坐位。寬寬的廊橋遮風避雨,夏暑冬涼或天氣惡劣之時,對做買賣的或土著鄉民是一種庇護。原來廊橋中段,還有木結構二層眺望樓。初夏有充足的光線反射進來,上下午陽光甚至可直接照射進來。人字形廊橋青瓦木梁,四面通透,雨水自然不會浸到廊橋中去,廊橋始終保持干燥。而且在趕場天人多擁擠時,像槽子一樣的廊橋也可起到規順人流秩序的作用,不至于像街巷上亂成一鍋粥。不同的空間,不同的功能,無形中有了劃分,有起伏有層次。廊橋長,廊橋寬,人的走動是流暢的,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