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體育大學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大學,是全國重點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具有光榮的辦學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辦學基礎,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隸屬國家體育總局。學校位于海淀區信息路,占地面積75.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1萬平方米,共擁有室內外訓練場館近100個。
截至2022年,學?,F設有體育與健康學部、人文社科學部、奧林匹克運動學部、體育工程學部4個學部,體育與健康學部下設教育學院(體育師范學院)、心理學院等7個學院;人文社科學部下設馬克思主義學院、管理學院等8個學院;奧林匹克運動學部下設中國足球運動學院(中國足球教練員學院)、中國籃球運動學院等9個學院(校);體育工程學部下設體育工程學院。中共國家體育總局黨校、國家體育總局干部培訓中心、國家體育總局教練員學院設在學校。
學校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重點,是我國體育院校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截至2022年,現有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等41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學科布局涉及教育學、法學、經濟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9個學科門類。學校體育學一級學科及所轄全部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擁有1個北京市重點二級學科、1個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和1個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設學科;體育學科整體水平在前3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均名列榜首,在第4輪全國學科評估中位列“A+”檔次。學校擁有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及體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臨床醫學、公共管理、新聞學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設有體育、新聞與傳播、國際中文教育、工商管理、電子信息、應用心理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以及全國首個體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大學名稱 | 省份 | 科類 | 年份 | 錄取批次 | 招生類型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線 | 專業組 | 選科要求 |
北京體育大學 | 廣東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90/29351 | 445 | (203) | 首選物理,再選不限 |
北京體育大學 | 廣東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88/31115 | 445 | (207) | 首選物理,再選生物 |
北京體育大學 | 廣東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85/33072 | 445 | (206) | 首選物理,再選不限 |
北京體育大學 | 廣東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85/33044 | 445 | (204) | 首選物理,再選化學 |
北京體育大學 | 廣東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84/34470 | 445 | (205) | 首選物理,再選生物 |
北京體育大學 | 廣東省 | 歷史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69/6652 | 437 | (201) | 首選歷史,再選不限 |
北京體育大學 | 廣東省 | 歷史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65/7494 | 437 | (202) | 首選歷史,再選不限 |
北京體育大學 | 北京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77/12183 | 425 | (03) | 物理/化學(2選1) |
北京體育大學 | 北京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75/12490 | 425 | (02) | 物理必選 |
北京體育大學 | 北京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73/12798 | 425 | (05) | 思想政治必選 |
北京體育大學 | 北京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71/13109 | 425 | (04) | 物/化/生(3選1) |
北京體育大學 | 北京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70/13253 | 425 | (06) | 歷史必選 |
北京體育大學 | 北京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70/13253 | 425 | (01) | 不限 |
北京體育大學 | 天津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A段 | 普通類 | 647/5404 | 463 | (3) | 思想政治必選 |
北京體育大學 | 天津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A段 | 普通類 | 641/6376 | 463 | (2) | 歷史必選 |
北京體育大學 | 天津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A段 | 普通類 | 631/8146 | 463 | (5) | 物/化/生(3選1) |
北京體育大學 | 天津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A段 | 普通類 | 629/8499 | 463 | (4) | 物理必選 |
北京體育大學 | 天津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A段 | 普通類 | 627/8819 | 463 | (1) | 不限 |
北京體育大學 | 河北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71/24634 | 430 | ||
北京體育大學 | 河北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提前批B段 | 國家專項計劃 | 565/28568 | 430 | ||
北京體育大學 | 河北省 | 歷史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85/3946 | 443 | ||
北京體育大學 | 河北省 | 歷史類 | 2022 | 本科提前批B段 | 國家專項計劃 | 589/3426 | 443 |
北京體育大學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證學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順利進行,規范招生行為,切實維護學校和考生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及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學校全稱為北京體育大學,隸屬國家體育總局,辦學層次為本科,是國家公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一流學科行列。
第三條 學校法人注冊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區信息路48號,承擔主要本科教學任務,另有部分本科教學任務安排在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位于北京市豐臺區長辛店楊公莊1號。
學校設立北京體育大學阿爾伯塔國際休閑體育與旅游學院,位于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
第四條 在規定的年限內達到所在專業畢業要求的本科生,將獲頒北京體育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有關規定的本科生,將獲頒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證書。
北京體育大學阿爾伯塔國際休閑體育與旅游學院招生專業為休閑體育(中外合作辦學)和旅游管理(中外合作辦學),教學地點在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頒發北京體育大學相應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以及阿爾伯塔大學相應學士學位證書。
第五條 學校本科招生工作全面貫徹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有關文件精神,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
第六條 學校本科招生工作接受學校紀檢部門、新聞媒體、考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七條 ?校長辦公會是學校招生制度、招生章程和招生簡章等重要事項的決策機構。
第八條 學校設立由校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校各類招生的統一領導和管理,負責審議招生政策、招生計劃、錄取原則和錄取名單等工作,討論決定招生重大事宜。
第九條 學校設立招生工作監督小組,由紀委書記任組長,紀委辦公室(審計處)負責人任副組長,對本科招生錄取過程實行全程監督。
第十條 學校招生辦公室是組織和實施招生工作的常設機構,具體負責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 招生計劃及錄取
第十一條 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受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統一領導,按照“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原則,在各省級招生委員會組織下開展本校招生錄取工作。
第十二條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根據國家政策要求和本校辦學條件等實際情況,統籌考慮各省份高考人數、生源質量、區域協調發展等因素,結合近年來本校來源計劃編制情況,綜合分析,確定本校分省來源招生計劃。報教育部審核后由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
學校將不超過招生計劃總數的1%作為預留計劃,主要用于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的不平衡。
第十三條 錄取規則
1.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合格、高考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符合學校提檔要求的情況下,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核,按高考成績和專業志愿擇優錄取。提檔比例按教育部相關規定執行。
在高考綜合改革試點?。ㄊ校┌雌涓呖几母锓桨赶嚓P規定進行投檔錄取。
2.學校在提檔及專業錄取時均承認教育部和各?。▍^、市)教育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類政策性加分,增加分值不超過20分。
3.普通批次專業錄取時,對于進檔考生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方式進行,無“專業級差”。
我校確定錄取專業時實行分數優先。高考總分(含政策性加分)相同的考生依據以下情況優先錄?。海?)專業志愿順序;(2)文科依次按語文、外語、數學科目比較排序,理科按數學、外語、語文科目比較排序;(3)體育、藝術特長。如省級招生管理部門對同分并列有明確規定,則錄取時執行省級招辦的規定。
4.學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為休閑體育(中外合作辦學)、旅游管理(中外合作辦學),原則上安排在普通批次進行招生,考生高考文化成績須達到生源所在地省級招辦劃定的普通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部分省市為一批線或一段線),且高考外語(僅限英語)成績不得低于112分(150分制)。
5.學校體育類專業、藝術類專業及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等本科特殊類型招生工作,按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考生所在省份和我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1)體育教育、休閑體育、體能訓練、冰雪運動等體育類專業:
對進檔考生,按高考體育類專業統考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我校無“專業級差”,確定錄取專業時實行高考體育類專業統考成績優先。體育類專業統考成績同分者,依據高考文化成績確定錄取專業。
(2)舞蹈表演(舞蹈、體育舞蹈、編創實驗班、霹靂舞方向)專業:
在考生省級藝術類專業考試成績合格、高考文化成績達到生源所在地省級招辦劃定的藝術類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情況下,依據分省計劃數,按生源所在地省級招辦統一組織的藝術類省統考專業考試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具體以各省級招生管理部門規定為準。
(3)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在考生省級藝術類專業考試成績合格、高考文化成績達到生源所在地省級招辦劃定的普通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部分省市為一批線或一段線)的情況下,依據分省計劃數,按高考文化成績由高到低擇優錄取。具體以各省級招生管理部門規定為準。
(4)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貫徹全面考核的原則,在文化成績和體育專項成績分別達到我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基礎上,根據考生的文化成績(折合百分制后)和體育專項成績3:7比例進行綜合評價(綜合分=﹝文化考試成績/6﹞*30%+體育專項成績*70%),根據考生填報的志愿梯次順序,依據分項目計劃數,按照綜合分由高到低擇優錄取。
對具備運動健將技術等級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成績最低錄取控制線下降低20分錄取。
6.在“國家專項計劃”招生中,錄取分數原則上不低于學校普通類招生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7.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招生錄取工作將根據各省級招生管理部門公布文件要求執行。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考生的選考科目須符合報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考生可通過各省級招生管理部門公布信息進行查詢。
8.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況下,我??山邮辗堑谝恢驹缚忌?。若符合條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將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未完成的計劃將征集志愿。我校不接收未填報學校志愿的調劑考生。
除小語種專業外,其他專業學生入校后的外語學習僅限英語。
9.錄取時,往屆生和應屆生一視同仁;除舞蹈表演專業(體育舞蹈方向)外,我校其他招生專業無男女生比例限制。
10.體檢標準按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關于慢性肝炎病人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判定標準》(教學司函〔2010〕22號)執行??忌w檢信息以高考體檢表為準。
我校為體育院校,考生患有下列疾病者,不宜就讀我校各專業:
(1)主要臟器:肺、肝、腎、脾、胃腸等動過較大手術,功能恢復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慢性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病史,甲狀腺機能亢進已治愈一年的;
(2)先天性心臟病經手術治愈,或房室間隔缺損分流量少,動脈導管未閉返流血量少,經二級以上醫院??茩z查確定無需手術的;
(3)肢體殘疾(不繼續惡化)的;
(4)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攜帶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有生理缺陷、嗅覺遲鈍、步態異常、駝背、面部畸形、斜視、嚴重口吃及耳鼻喉科疾病之一而妨礙發音、面部有較大面積(3×3厘米)疤痕、血管瘤、白癜風、黑色素痣等情形之一者。
(5)患心臟病、精神疾病等難以正常完成體育課學業者。
注:招收保送優秀殘疾人運動員不受第(3)條限制。
另外,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學校對相關專業考生身高、視力等要求如下:
(1)身高要求:
體育教育、休閑體育、體能訓練、冰雪運動: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舞蹈表演(舞蹈):男生身高不低于1.75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5米;
舞蹈表演(體育舞蹈、編創實驗班):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舞蹈表演(霹靂舞):男生身高不低于1.65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5米;
(2)裸眼視力要求:
體育教育、休閑體育、體能訓練、冰雪運動、舞蹈表演專業考生裸眼視力任何一眼不低于4.0。
(3)色覺要求:
色盲、色弱者,不予錄取的專業:體育教育、運動人體科學、應用心理學、康復物理治療;
不能準確識別紅、黃、綠、蘭、紫各種顏色中任何一種顏色的導線、按鍵、信號燈、幾何圖形者,除上述不予錄取專業外,還包括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經濟與管理、經濟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第四章 附則
第十四條 新生入學后,按照教育部規定學校統一進行新生入學資格復查工作。復查不合格的學生,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五條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定標準收取學費和住宿費。
1.學費:體育教育、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經濟與管理、新聞學、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經濟學、網絡與新媒體、旅游管理、智能體育工程專業每生每年5000元;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休閑體育、冰雪運動專業每生每年5500元;運動人體科學、應用心理學、運動康復、康復物理治療、英語、德語、法語、俄語、體能訓練、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每生每年6000元;舞蹈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每生每年10000元。
2.住宿費:北京本部校區每生每年為750、900、1200元不等。
以上學費和住宿費為2022年標準,2023年有新標準則按新標準收取。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標準另行通知,住宿費標準將參照海南省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學校設有獎學金、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困難補助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獎助體系,通過資助與育人的緊密結合,助力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學校為家庭經濟困難新生設立入學綠色通道,新生未能籌措足額學費、住宿費者,可先報到入學,學校為其辦理入學手續后再根據核實后的困難情況給予相應的資助,確保不讓任何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
第十七條 我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機構或個人進行招生錄取工作,不收取國家規定外的任何費用。以我校名義進行非法招生宣傳等活動的中介機構或個人,我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第十八條 我校本科招生網站:https://zs.bsu.edu.cn,咨詢電話:010-62989047,傳真:010-62989047。學校紀檢部門監督電話:010-62989450。
第十九條 凡報考我??忌?,均視為已詳細閱讀本章程,并充分理解及認可本章程中所述各項考試方式、錄取原則等相關要求。
第二十條 如國家、省份高考招生政策調整,學校將根據相關政策作相應修訂。
第二十一條 本章程由北京體育大學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章更新于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網為準。
截至2022年,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課題)20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專項3項、主動健康與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3項;省部級以上科研獲獎270余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7項?!侗本w育大學學報》創刊于1966年,現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CSSCI來源期刊、科技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會科學)”、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武漢大學RCCSE權威期刊?!扼w育運動科學(英文)》)(Journal of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SSEJ創辦于2019年,是由國家體育總局主管、北京體育大學主辦的體育科學領域的英文學術期刊。
截至2022年,學校已與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的159所國(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關系,為106個國家培養了留學生15000余名,其中,阿列克·馬迪申(Oleg Matytsin)博士2015年當選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席。學校先后授予克羅地亞前總理、克羅地亞奧委會主席茲拉特科·馬泰沙(Zlatko Matesa)博士學位;授予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Jacques Rogge)等7位國際著名人士名譽博士學位;授予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國際滑雪聯合會主席吉安·弗蘭克·卡斯帕(Gian Franco Kasper),世界冰壺聯合會主席凱特·凱斯尼斯(Kate Caithness)等8人“名譽教授”稱號,授予國際奧委會高級顧問吉爾伯特·馬呂斯·費利(Gilbert Marius Felli)“客座教授”稱號,并聘為奧林匹克運動學部“名譽部長”。學校為教育部批準的“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招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資助院校和歐盟教育委員會“伊拉斯謨+”師生交流項目資助院校,運動人體科學與競技體育訓練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運動科學與健康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獲教育部和科技部立項。學校依托國際化辦學平臺,統籌優質國際教育資源,建立了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方位國際合作培養機制,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
建校至今,學校已與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的157所國(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關系,為106個國家培養了留學生15000余名,其中,阿列克·馬迪申(Oleg Matytsin)博士2015年當選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席。學校先后授予克羅地亞前總理、克羅地亞奧委會主席茲拉特科·馬泰沙(Zlatko Matesa)博士學位;授予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Jacques Rogge)等7位國際著名人士名譽博士學位;授予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國際滑雪聯合會主席吉安·弗蘭克·卡斯帕(Gian Franco Kasper),世界冰壺聯合會主席凱特·凱斯尼斯(Kate Caithness)等8人“名譽教授”稱號,授予國際奧委會高級顧問吉爾伯特·馬呂斯·費利(Gilbert Marius Felli)“客座教授”稱號,并聘為奧林匹克運動學部“名譽部長”。學校為教育部批準的“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招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資助院校和歐盟教育委員會“伊拉斯謨+”師生交流項目資助院校,運動人體科學與競技體育訓練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運動科學與健康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獲教育部和科技部立項。學校依托國際化辦學平臺,統籌優質國際教育資源,建立了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方位國際合作培養機制,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
校址變更
1952.7籌建-1954.1 北京先農壇
1954.1-今 北京西郊圓明園北側
校名變更
1952.7籌建-1956.3 中央體育學院
1956.3-1993.12 北京體育學院
1993.12-今 北京體育大學
隸屬關系沿革
1952年7月 中央體育學院籌備處成立,直屬教育部領導,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業務指導;
1952年下半年-1966年 學校歸國家體委直接領導;
1966-1978年 學校由國家體委軍管會領導,其機構撤消后,歸國家體委和北京市雙重領導;
1979年-今 隸屬國家體育總局(原國家體委)領導,黨的關系隸屬中共北京市委。
領導體制沿革
1953.11-1958.8 院長負責制
1958.9-1961.8 黨委領導下的院務委員會分工負責制
1961.9-1966.6 院黨委領導下的以院長為首的院務委員會負責制
1966.7-1978.9 1966.7“文革”開始,學校領導機構陷入癱瘓,1973.6成立黨的核心領導小組,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延續到1978.9;
1979.9-1985.9 黨委領導下的院長分工責任制
1985.10-1992 院長負責制
1992年-今 黨委領導下的校(院)長負責制
辦學目標調整
建校初期國家提出中央體育學院的任務: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身體健康、忠于祖國、忠于社會主義事業的體育專門人才;
1958年國家體委提出:體育學院應當確立師資、教練員和優秀運動員三位一體的培養目標;
1983年國家體委在向我校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榮譽獎章的決定中提出:要把北京體育學院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先進水平的體育高等學府,為國家培養更多高質量的、又紅又專的體育人才,為我國體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1996年學校提出“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認真貫徹《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貫徹落實“科教興國”、“科技興體”的戰略和國家體委制定的《全民健身計劃》和《奧運爭光計劃》,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我國教育和體育事業培養跨世紀人才;北京體育大學發展的根本出路是改革?!?/span>
2001年國辦發〔2001〕15號文件指出,要把北京體育大學建設成為綜合性、高水平的教育、訓練、科研“三結合”基地,根本任務是為我國體育事業培養高水平、高層次的體育專門人才。
2001年10月學校第十次黨代會提出了“以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創建世界一流體育大學為主題,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三結合’基地建設為主線,堅持面向21世紀體育、教育改革發展方向,立足體育,服務社會,不斷推進體制和機制創新,全面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實現學校的持續快速發展,把北京體育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體育大學”的辦學目標。
2007年1月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高等教育和體育事業發展實際,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校園,進一步解放思想、緊抓機遇、開拓務實、加快發展,為建設世界一流體育大學而努力奮斗!”的辦學目標。
以上信息源自官網,數據截止至2023年6月,請以官網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