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梅書屋始建于明末,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福州著名的古書屋之一。二梅書屋保護修復在春節前全面完工,并被辟為民俗博物館,上千件明清家具、字畫等文物集中展示,成為全省規模大、品種多、文物價值高的明清家具展示館,免費向市民開放。
在福建民俗博物館中,文物是和民居融為一體的。掛在墻上的字畫,擺放的瓷器以及家具、擺件,沒有復制品。其中幾件珍品更是難得,一件是雞翅木框鑲黃楊木刻壽屏,就放在書屋的入口處,這是鄧培風在嘉慶十四年(1809年)仲秋為其家人撰寫的祝壽屏。屏風由10片組成,雞翅木作框,內嵌黃楊木雕花鳥、人物故事,在其屏風后還繪有色彩艷麗的山水人物風景畫。
此外還有漆金人物果盒、怡良撰寫的一對紅底金字大屏風等。在書屋內,家具擺放也按照清代傳統,其中一個博古架上僅瓷器、漆器就放了200件。
福建民俗博物館由福建省文物總店籌辦,它結合二梅書屋的房舍布局結構,通過展示近千件的閩派古典家具、木雕木刻、福建各窯口瓷器、名人字畫、工藝精品等民俗文物,以反映富有福建特色的民俗文化。
福建民俗博物館是由福建省文物總店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籌辦,以傳承、保護極具地方特色的福建優秀傳統民俗文化、特別是福州的“閩都文化”為主旨的博物館。它是結合二梅書屋的房舍布局結構,通過展示近千件的閩派各時期的古典家俱、木雕木刻、福建各窯口瓷器、名人字畫、工藝精品等民俗文物,全面反映富有福建特色的民俗文化。
福建民俗博物館將結合福建歲時節慶等民風民俗,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文物展覽,并發揮自己的優勢,為福建省文物愛好者、收藏者提供交流平臺,普及提高全省民眾對民俗文物的興趣愛好和鑒賞知識,力爭打造融民俗博物、情景體驗、自然人文于一體的省級民俗博物館,為三坊七巷增添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