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
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南京大學及其前身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謀國家之強盛、求科教之進步,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作為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南京大學在嶄新的歷史機遇中煥發出新的生機,首批入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序列,首批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始終處于中國大學的第一方陣,獲得了公認的社會影響和學術聲譽。
截至2022年末,南京大學擁有仙林、鼓樓、浦口、蘇州四個校區,有33個院系,本科生13934人、碩士研究生18158人、博士研究生8948人、留學生1691人?,F有“雙一流”建設學科16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三期項目立項學科1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4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本科專業9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2.0基地14個。有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1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1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培育)1個,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1個,各類省部級科研平臺80余個。
大學名稱 | 省份 | 科類 | 年份 | 錄取批次 | 招生類型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線 | 專業組 | 選科要求 |
南京大學 | 北京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72/1071 | 425 | (03) | 物理、化學(2科必選) |
南京大學 | 北京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72/1071 | 425 | (02) | 物理必選 |
南京大學 | 北京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69/1278 | 425 | (01) | 不限 |
南京大學 | 天津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提前批A段 | 普通類 | 685/- | 463 | (1) | 思想政治必選 |
南京大學 | 河北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53/560 | 430 | ||
南京大學 | 河北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提前批B段 | 國家專項計劃 | 638/1604 | 430 | ||
南京大學 | 河北省 | 歷史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640/143 | 443 | ||
南京大學 | 河北省 | 歷史類 | 2022 | 本科提前批B段 | 國家專項計劃 | 619/766 | 443 | ||
南京大學 | 山西省 | 理科 | 2022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類 | 639/438 | 498 |
南京大學202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南京大學本科招生錄取工作,切實維護學校和考生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有關規定,結合學校本科招生工作的實際,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是直屬于教育部的國家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全國重點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擁有鼓樓校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漢口路22號)、仙林校區(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道163號)、蘇州校區(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太湖大道1520號)和浦口校區(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學府路8號)四個校區。
第三條 南京大學向取得學籍并在規定年限內達到畢業及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本科生分別頒發南京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第四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工作實施“陽光工程”,堅持“公平公正、全面衡量、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選拔和錄取適合學校人才培養要求的優秀學生。
第五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工作接受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紀檢監察部門、新聞媒體,以及考生和家長等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六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工作委員會負責確定本科招生總體目標,審議本科招生總體方案,決定本科招生重大事項,為本科招生工作提供指導意見。
第七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招生章程、編制招生計劃、決定選拔方案、確定錄取標準、審核錄取結果等本科招生具體事項。
第八條 本科招生辦公室負責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 招生計劃
第九條 南京大學2023年繼續實行按專業和學科大類(以下統稱“專業”)相結合的招生模式,計劃面向全國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930人。學校根據辦學發展需要繼續對大類設置進行優化,2023年招生專業和分流方向以學校公布的《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專業(類)目錄(2023年)》為準。
第十條 南京大學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和學校實際辦學條件,按照公平性、科學性、穩定性、靈活性的原則確定分省招生計劃,報教育部審批后由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學校將本年度招生計劃總數的1%作為預留計劃,用于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的不平衡。預留計劃使用時,堅持規范嚴格、質量優先的原則。
第四章 錄取規則
第十一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錄取工作遵循“招生學校負責、省級招辦監督”的原則,在教育部領導下,由各?。ㄗ灾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統一組織進行。
第十二條 南京大學按照文史類、理工類分類錄取考生。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錄取工作按照當地招生主管部門政策執行。
第十三條 南京大學根據各?。ㄗ灾螀^、直轄市)招生計劃和考生報考情況確定調檔比例或調檔分數線。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05%。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20%。內蒙古自治區按照分數優先原則進行錄取,執行該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相關規定。
第十四條 南京大學在調檔時認可教育部規定的全國性政策加分(原則上不超過20分);同一考生如有多項政策加分,只采用最高一項加分。所有高考加分不適用于強基計劃、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不安排分省計劃的招生項目。
第十五條 南京大學按照分數優先的原則,依據考生高考實考成績(不含政策加分,下同)進行專業錄取,不設專業級差。實考成績相同時,按照招生主管部門提供的投檔位次排序。未提供投檔位次的依次比較數學、語文、外語成績。
第十六條 南京大學錄取時未完成的招生計劃將按照各?。ㄗ灾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規定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學校將剩余招生計劃調配到其他生源質量好的省份。
第十七條 南京大學戲劇影視文學為藝術類專業,報考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所在省份同科類(或首選科目類)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合并本科錄取批次省份單獨劃定的相應分數線)以上。學校按照各?。ㄗ灾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相應批次規定,依據招生計劃和考生高考實考成績錄取??忌雽W后不得轉出錄取專業。
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安排在部分省份提前批次錄取??忌雽W后不得轉出錄取專業。
南京大學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合作設立南京赫爾辛基大氣與地球系統科學學院(簡稱“南赫學院”)。南赫學院開設大氣科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向達到學位授予要求的學生授予兩校學士學位??忌雽W后不得轉出錄取專業。
第十八條 南京大學國家專項、民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內地西藏班、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的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執行。
南京大學強基計劃、勵學計劃(高校專項)、外語類保送生、江蘇省綜合評價、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港澳臺保送生,以及第二學士學位的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和相應類別招生簡章執行。
第五章 附則
第十九條 南京大學對考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執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
第二十條 除外語類專業另行規定外,南京大學其他專業學生均要求通過教育教學計劃規定的英語課程和學位英語考試,建議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
第二十一條 南京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智能化軟件)、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數字經濟,以及南赫學院大氣科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在南京、蘇州兩地學習。
第二十二條 南京大學按照國家和江蘇省相關規定和標準收取學費和住宿費。南赫學院大氣科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實行學年制收費,標準為75000元/生?學年。其他專業實行學分制收費政策。新生在入校時按照所學專業的學年收費標準預收學費,標準為5200-7480元/生?學年;分流后按照準入專業所對應的學分制學費標準收費,并按學年進行學費結算。其中,軟件工程、軟件工程(智能化軟件)專業第三、四學年學費為16000元/生?學年。南京大學住宿費標準為人民幣1200-1500元/生?學年。
第二十三條 南京大學通過獎學金、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學雜費減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綠色通道等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學業。
第二十四條 南京大學將開展新生入學資格復查及身體復檢,組織專家組對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錄取新生進行專業復測和復核。
第二十五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計劃、招生政策、收費標準、錄取原則和錄取結果均可通過南京大學本科招生網查詢。
第二十六條 本章程公布后,遇有教育部及相關省份高考招生政策調整的情形,南京大學將做相應調整并另行公布。
第二十七條 本章程由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章程自教育部核準發布之日起生效。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咨詢方式
咨詢電話:4001859680
傳真電話:025-89686606
招生主頁:http://bkzs.nju.edu.cn
電子郵箱:bkzs@nju.edu.cn
官方微信:南大招生小藍鯨(ndzsxlj)
本章更新于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網為準。
專業名稱 | 專業特色 | 學科門類 | 專業類別 | 學制 |
地質學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 理學 | 地質學類(本) | 四年 |
天文學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 理學 | 天文學類(本) | 四年 |
大氣科學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 | 理學 | 大氣科學類(本) | 四年 |
漢語言文學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重點學科 | 文學 | 中國語言文學類(本) | 四年 |
軟件工程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 | 工學 | 計算機類(本) | 四年 |
哲學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 哲學 | 哲學類(本) | 四年 |
生物科學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 | 理學 | 生物科學類(本) | 四年 |
歷史學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 | 歷史學 | 歷史學類(本) | 四年 |
物理學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 | 理學 | 物理學類(本) | 四年 |
法語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 | 文學 | 外國語言文學類(本) | 四年 |
?;?/strong>
南京大學?;胀庑尾捎枚苄蔚脑O計風格,該風格為中央大學時期所流傳下來。?;盏淖笙路郊坝蚁路綖橛⑽摹癗ANJING UNIVERSITY”。南大?;沾_定了特定色值的紫色為標準色,并將其命名為南大紫。
?;照袨槟暇┦小┧?,寓意南大堅忍不拔的精神。雪松的下方為書圖案及“1902”字樣,點明南京大學的建校時間為1902年。?;盏纳戏街虚g部位為由“南京”的藝術字體所組成的圓形圖案,其兩旁各有一只金陵辟邪神獸(貔貅),是南京的標志。(圖冊:南京大學視覺形象規范化標準)。
校色
南大標準色為紫色(南大紫),無正式校色。中央大學時校色為紫金二色,加之松青,故依據傳統當為紫、金、青三色。紫色象征典雅、莊穆、高貴、浪漫,金色象征輝煌、光明、靈氣、智慧,青色代表活力、自由、健康、純樸、堅韌、清雅。紫金合于學校所在名山紫金山,青合于學校之象征樹松。
吉祥物
南京大學校園文化吉祥物是“南大小藍鯨”,2016年12月30日發布。由于“藍鯨”諧音“南京”,南大學子也時常親切地以“藍鯨大學”來表達對學校的熱愛。長期以來,“小藍鯨”一直是南大校內眾多學生組織、文創設計團隊熱愛的卡通形象。同學們自發設計了眾多版本的“小藍鯨”卡通形象,作為各類活動宣傳品、文創產品卡通形象。學校已啟動“小藍鯨”等商標注冊,“小藍鯨”即將成為南京大學校園文化的象征和吉祥物。
校訓
“誠樸雄偉,勵學敦行”八字校訓,不僅言簡意賅,瑯瑯上口,易于傳記,而且端莊大氣,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罢\樸雄偉”原是中央大學時期的校訓,“勵學敦行”是從中國古代前賢名句中選取而來?!皠顚W”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現,宋真宗寫過一首名為《勵學篇》的詩,勸勉人勤奮學習;“敦行”見于《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將“誠樸雄偉”與“勵學敦行”兩句合為一起,既反映了南京大學的優良傳統與特色,又能體現學校辦學的理想追求和實現途徑。八字校訓既各自獨立成意,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系,渾然一體,涵蓋了教育思想、科學精神、品格修養等各個方面。
校歌
南京大學歷史上最早的校歌(原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歌,創作于1916年前后)為南京大學校歌。該校歌由現代中國音樂界一代宗師李叔同先生制譜,南高師首任校長江謙先生作詞。
歌詞:
大哉一誠天下動,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會歸兮,集成于孔。
下開萬代旁萬方兮,一趨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東;
巍峨北極兮,金城之中。
天開教澤兮,吾道無窮;
吾愿無窮兮,如日方暾。
校慶
南京大學在院系調整之后以“五二〇”(五月二十日)為校慶日。
排序 | 著名校友 | 成就 |
1 | 黃緯祿 | 中國著名火箭與導彈控制技術專家和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知名導彈專家,被譽為“巨浪之父”、“東風-21之父”、“航天老總” |
2 | 馮康 | 數學家,中國有限元法創始人,計算數學研究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創始人 |
3 | 閔乃本 | 晶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4 | 王德寶 | 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
5 | 秦仁昌 | 植物學家,我國蕨類植物學奠基人,曾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
6 | 張存浩 | 物理化學家和激光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
7 | 錢驥 | 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中國地球物理學科的主要創業者 |
8 | 朱光亞 | 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吉林大學物理學創始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工程科學界支柱性的科學家”、“中國科技眾帥之帥” |
9 | 嚴濟慈 | 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物理學研究工作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光學研究和光學儀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研究水晶壓電效應第一人 |
10 | 曾聯松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設計者 |
南京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于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范等部分院系后與創辦于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學。
1994年,南京大學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的大學。
1999年,南京大學進入國家“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行列。
2006年,教育部和江蘇省再次簽訂重點共建南京大學的協議。
2011年,教育部和江蘇省簽署協議繼續重點共建南京大學。
2016年,南京大學入選首批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
2017年,南京大學入選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15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2018年5月,獲準成為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11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2019年5月,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民政部政策理論研究基地”。
2020年4月2日,與南京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等高校正式宣布成立國際大學氣候聯盟。
2020年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
2021年,加入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聯盟。
2022年5月20日,南京大學召開慶祝建校120周年大會。 6月28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南京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智能軟件與工程、集成電路、數字經濟與管理四個學院同時揭牌。8月9日,南京大學無錫應用生物技術研究所正式成立。8月19日,南京大學-蘇銀金融租賃聯合研究中心成立。11月28日,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揭牌大會暨國關學術季啟動儀式在仙林校區舉行,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正式亮相,同時標志著南京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成立。
2023年3月30日,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發布"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南京大學排名第六。4月8日,聯合成立“中國大學創意寫作聯盟”。
以上數據源自官網,數據截止至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