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天河區 ②海珠區 ③荔灣區 ④越秀區
廣州市作為廣東省會城市,不僅在經濟上位于領頭羊地位,教育方面也是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近年來,廣州積極推動中高職教育資源整合,擴大中高本貫通培養規模。大力開展“三二分段”、五年一貫制、中職承辦高職專業學院、高職與本科協同育人等改革試點,累計有24所中等職業學校61個專業與全省28所高校65個專業開展“三二分段”貫通培養,畢業生全日制升學率逐年提高。截至2022年末,廣州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74所,在校生282.84萬人,專任教師18.04萬人。
指標(在校學生數/萬人)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普通高等學校 | 148.93 | 141.3 | 130.7 | 114.1 | 108.6 |
中等職業學校 | 16.33 | 17.1 | 12.4 | 18 | 18.4 |
技工學校 | 27.09 | 26.9 | 26.3 | 24.4 | 22.6 |
普通中學 | 60.24 | 57 | 54.3 | 52.6 | 51.4 |
小學 | 120.44 | 116.4 | 112.5 | 110.5 | 105.8 |
幼兒園 | 65.53 | 63.32 | 57.5 | 52.8 | 49.8 |
特殊教育學校 | 0.8 | 0.8 | 0.6 | 0.5 | 0.3 |
2020年廣州市1867.66萬人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094467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4109750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505891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573108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19228人上升為27277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2923人下降為22005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127人下降為29480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15724人下降為13777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0.84年提高至11.61年,11個區中,8個區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1年以上。
地區 | 大學(大專及以上) | 高中(含中專) | 初中 | 小學 |
廣州市 | 27277 | 22005 | 29480 | 13777 |
荔灣區 | 24880 | 25897 | 27517 | 14716 |
越秀區 | 37253 | 24886 | 20088 | 11368 |
海珠區 | 29042 | 23243 | 30378 | 11688 |
天河區 | 42929 | 25135 | 17286 | 8791 |
白云區 | 23588 | 23032 | 34060 | 12793 |
黃埔區 | 29864 | 22173 | 26165 | 12869 |
番禺區 | 27896 | 22366 | 28712 | 13598 |
花都區 | 18411 | 16694 | 40214 | 16081 |
南沙區 | 17894 | 20520 | 32883 | 19082 |
從化區 | 21705 | 16501 | 33453 | 18062 |
增城區 | 20256 | 16432 | 31950 | 20786 |
截至2022年末,廣州市共有幼兒園2223所,比上年增加68所;在園幼兒65.53萬人,比上年增加2.21萬人;教職工9.85萬人,比上年增加0.36萬人;專任教師4.59萬人,比上年增加0.17萬人?!稄V州市“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中,廣州市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進一步鞏固提升。到2025年,廣州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保持100%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5%以上,鼓勵有條件的區達到90%。
序號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
廣州市越秀區東方紅幼兒園 | 廣州市 | |
廣東省育才幼兒院一院 | 廣州市 | |
廣州市第二幼兒園 | 廣州市 | |
廣州市增城區中新鎮中新社區藍天幼兒園 | 廣州市 | |
廣州市增城區派潭鎮世紀之星幼兒園 | 廣州市 | |
廣州市增城區鳳凰幼兒園 | 廣州市 | |
廣州市增城區永和幼兒園 | 廣州市 | |
廣州市增城區育蓓幼兒園 | 廣州市 | |
廣州市增城區英才幼兒園 | 廣州市 | |
廣州市增城區星海幼兒園 | 廣州市 |
截至2022年末,廣州市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421所。當年招生36.76萬人,在校生163.63萬人,專任教師10.11萬人?!稄V州市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中,廣州市通過新建改擴建增加公辦義務教育學位供給,加快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在推進民辦義務教育標準化方面,廣州將加快優化義務教育結構,確保義務教育學位主要由公辦學校和政府購買服務提供;農民工子女在公辦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含政府購買學位)的比例達到85%以上。
截至2022年末,廣州市共有普通小學992所,比上年增加6所;招生數21.38萬人,比上年增加0.19萬人;在校生120.42萬人,比上年增加3.98萬人;畢業生16.5萬人,比上年增加0.53萬人。小學教職工7.79萬人,比上年增加0.26萬人;專任教師6.73萬人,比上年增加0.23萬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生師比17.90:1。2023廣州天河義務教育招生細則:學校地段根據地理狀況、交通狀況、人口分布、學校規模及布局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學原則合理劃分,并保持相對穩定。學生實際居住地與學校直線距離原則上在3公里以內。以學校為單位,2023年公辦小學非正??鐓^域招生比例必須控制在5%以下。小學的基本學制為:六年學制。
序號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
廣州市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越秀區朝天小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協和小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小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越秀區文德路小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海珠區萬松園小學 | 廣州市 |
截至2022年末,廣州市共有普通初中429所,比上年增加2所;招生數15.38萬人,比上年增加0.86萬人;在校生43.21萬人,比上年增加2.41萬人;畢業生12.37萬人,比上年增加0.95萬人;初中教職工4.02萬人,比上年增加0.17萬人;專任教師3.38萬人,比上年增加0.14萬人;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9.97%,生師比12.77:1,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3.89%。2023年天河區初中招生對象為具有天河區戶籍的天河區公辦(企事業辦)小學畢業生,以及其他類小學畢業生。天河區各公辦初中95%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初中基本學制為:三年學制。
序號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廣州市 | |
廣州外國語學校 | 廣州市 | |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 | 廣州市 | |
廣東實驗中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 | 廣州市 | |
廣州市第二中學 | 廣州市 | |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執信中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荔灣區西關廣雅實驗學校 | 廣州市 | |
廣州市黃埔軍校紀念中學 | 廣州市 |
截至2022年末,廣州市共有普通高中126所,比上年增加2所;招生數6.19萬人,比上年增加0.71萬人;在校生17.03萬人,比上年增加0.86萬人;畢業生5.26萬人,比上年增加766人。教職工1.72萬人,比上年增加215人;專任教師1.49萬人,比上年增加172人,生師比11.44:1,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9.87%,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2023廣州高中招生錄取政策:廣州民辦普通高中學校、省市屬普通高中學校面向全市招生。區屬普通高中學校面向本區招生,但每所區屬示范性普通高中學??蓪⒉怀^15%的招生計劃面向外區招生,具體比例由各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越秀、海珠、荔灣三個區視作同一招生區域。高中基本學制為:三年學制。
序號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廣州市 | |
廣東實驗中學 | 廣州市 | |
廣東廣雅中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執信中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第二中學 | 廣州市 | |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鐵一中學 | 廣州市 | |
廣東仲元中學 | 廣州市 | |
廣州中學 | 廣州市 | |
廣州市增城區高級中學 | 廣州市 |
截至2022年末,廣州市共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5所,比上年減少3所。招生數3.6萬人,比上年減少0.41萬人;在校生10.11萬人,比上年減少1.41萬人;畢業生3.23萬人,比上年增加0.10萬人;教職工0.70萬人,比上年減少54人;專任教師0.55萬人,比上年增加98人,增長1.83%。生師比18.49:1,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97.73%?!稄V州市職業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到2025年,廣州職業教育適應性大幅增強、規模結構更加合理、產教對接精準高效、“中高本”一體化銜接順暢,基本建成縱向貫通、橫向融通,具有廣州特點、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指標 | 招生數(萬人) | 在校生數(萬人) | 畢業生數(萬人) |
2022年 | 5.53 | 16.33 | 5.64 |
2021年 | 5.72 | 17.14 | 5.79 |
2020年 | 6 | 17.88 | 5.43 |
2019年 | 6.35 | 18.1 | 5.82 |
2018年 | 6.6 | 18.41 | 6.76 |
2017年 | 6.27 | 19.6 | 7.29 |
2016年 | 6.73 | 21.62 | 7.07 |
截至2022年末,廣州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2所,成人高等教育學校2所。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畢業生6.98萬人,招生7.72萬人,在校生22.21萬人,專任教師0.72萬人。根據《中共廣州市委關于制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到,“支持在穗高校深化‘雙一流’建設、高水平大學建設和職業院?!p高計劃’建設。加快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交通大學、廣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支持辦好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加快建成廣州科技教育城,大力推進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廣州)研究中心建設?!?
序號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學歷層次 | 院校分類 | 辦學性質 |
---|---|---|---|---|---|
中山大學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綜合類 | 公辦 |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綜合類 | 公辦 | |
暨南大學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綜合類 | 公辦 | |
華南師范大學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師范類 | 公辦 | |
華南農業大學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綜合類 | 公辦 | |
南方醫科大學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醫藥類 | 公辦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語言類 | 公辦 | |
廣東工業大學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理工類 | 公辦 | |
廣州大學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綜合類 | 公辦 |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醫藥類 | 公辦 | |
廣州醫科大學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醫藥類 | 公辦 | |
星海音樂學院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藝術類 | 公辦 | |
廣州華立學院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理工類 | 民辦 | |
廣州商學院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財經類 | 民辦 | |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師范類 | 公辦 | |
廣州理工學院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綜合類 | 民辦 | |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綜合類 | 民辦 | |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綜合類 | 民辦 | |
廣州工商學院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財經類 | 民辦 | |
廣東警官學院 | 廣州市 | 本科層次 | 政法類 | 公辦 |
序號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辦學性質 |
---|---|---|---|
廣東開放大學 | 廣州市 | 公辦 | |
廣州開放大學 | 廣州市 | 公辦 | |
廣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學院 | 廣州市 | 公辦 | |
廣東社會科學大學 | 廣州市 | 公辦 | |
廣東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 | 廣州市 | 公辦 | |
廣東省國防工業職工大學 | 廣州市 | 公辦 | |
廣州金橋管理干部學院 | 廣州市 | 公辦 | |
廣東新華教育學院 | 廣州市 | 民辦 | |
廣東省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停止招生) | 廣州市 | 無 |
截至2022年末,廣州市共有特殊教育學校19所。招收各種形式的特殊教育學生0.14萬人,在校生0.80萬人,共有特殊教育專任教師0.13萬人。廣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顯示,到2025年,廣州高質量的特殊教育體系進一步鞏固發展,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持證殘疾幼兒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90%,高中教育階段殘疾學生入學機會持續增加。每區至少1所特殊教育學校全面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招收殘疾學生5人以上的普通學校資源教室全面建成,特教班數量穩步增長。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全面改善。融合教育質量全面提升,市、區、校特殊教育資源(指導)中心全覆蓋。
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將知識教育資源信息化的機構或在線學習系統。這種機構或網站包含了從幼教到大學,甚至博士或者出國等各個階層的教育信息,也有包括對現任職位的工作者或者下崗人員等類別的技能培訓,是以提供教育資源和培訓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專門性網站或培訓機構。
2023年廣州市汽車駕照考試有新規定,改變的地方有:取消坡道定點停車和起步項目,更加貼近實際駕車要求;調整考試預約時間,科目三約考間隔時間由30日調整為20日;增駕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的,間隔時間由40日調整為30日;小型汽車異地分科目考試允許申請變更考試地的次數由1次調整為不超過3次,更好地滿足群眾異地考試需求。Maigoo編輯整理了廣州市比較好的駕校,其中包括粵安駕校、福華駕校、廣交駕校、光大國際駕校、鳳安駕校、程通駕校等。